东北网4月6日电 5日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哈尔滨市春季城市道路翻浆修复工作情况通报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哈市有136条街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翻浆,翻浆面积达5.04万平方米。道路维修部门已对60余条(段)翻浆路面进行了修复。
哈市城管局副局长刘凯仁在会上表示,自然条件和道路结构标准低、质量差以及超负荷运行是哈市道路翻浆的主要原因。
据刘凯仁介绍,哈市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利于道路维护。哈市地处亚寒带地区,春季温度反复升降,致使道路表层反复融化,而深层基础还在冰冻,雪水和雨水无法下渗,使得路面基础含水量大,强度降低。经车辆反复碾压,路面就会出现碎裂、脱皮并翻浆。今年入春以来,哈市连续降了5场雪,天气冷暖交替频繁,使得道路翻浆异常严重。
道路结构标准低、质量差是道路翻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刘凯仁说,哈市大部分街路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道路荷载能力仅4—7吨,设计年限为8—15年,结构多为白灰土基础。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车辆荷载从10吨、20吨直至上升到60多吨,已经严重超过了道路设计荷载能力。道路超负荷运行,使得道路使用年限缩短。而且,随着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加,大量的重载车和公交车辆分流到荷载等级比较低的三、四类街路,加剧了道路破损。
会议要求哈市各区道路管理部门要立即行动,对已经出现的翻浆路段进行维修,发现一处维修一处。根据道路翻浆程度,采用方砖、块石和承重方砖等进行简易修复。春融结束后,按照道路维修养护技术标准进行全面维修。同时要求,在维修城市中心区域的主次干道时要避开交通高峰,采取早晨施工和夜间施工的方式,避免因为维修道路影响城市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