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4月6日电 几年来,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围绕着冰雪旅游产品的培育、开发,精心打造冰雪节庆品牌,把冰雪节的举办作为拳头产品来设计、规划,使冰雪节的影响力蜚声海内外,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高,冰雪节成为哈尔滨市的城市名片。
经过20余年发展,第23届冰雪节的规模不断提升,冰雪节期间围绕冰雪资源、冰雪艺术、产业发展、经贸洽谈等举办了系列冰雪活动,拉动了与冰雪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了冰雪产业规模。
“六大亮点”打造国际品牌
本届冰雪节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主题突出。充分展现和谐世界这一主题,提升了国际化水平,重点体现了中韩、中加、中俄合作特色。二是特色鲜明。节日的哈尔滨,从景区景点到街路广场,处处是冰的世界、雪的海洋,哈尔滨这座城市被打造成神奇冰世界,体现盛世景象。三是参与性强。主要景区内的活动园区参与性强,各项活动一票到底,不另收费,冰雪大世界还建造了多座暖房子和免费公厕。市区内各广场有大量的群众冰雪活动场所,供人们休闲、娱乐。四是市场化程度高。借助冰雪平台,展现企业形象,冰雪节已成为国内外各大企业竞逐的平台,企业家论坛、国际经贸洽谈、中外合资合作,使冰雪节市场化程序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冰雪节活动丰富多彩。五是旅游产品多样。冰雪节期间,东北虎林园、极地馆、中央大街、教堂街以及遍布城市的欧陆风情、异域文化的展示都使本届冰雪节的特色冰雪景区景点更具特色,体现了冰雪名城的风采。竞技滑雪、休闲滑雪、边境游提升了冰雪节的含金量和魅力,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六是城市功能完善。哈尔滨是连接欧亚的公路、铁路、航空中心;市内有着发达的城市交通网、通讯网;接待能力强,300余家高、中、低档宾馆,富有特色的餐饮服务,100余家经验丰富、服务一流的旅行社为打造冰雪节这一国际品牌从交通、物流、信息流、服务等各方面提供了保障,让中外佳宾在节庆期间舒适、惬意地在哈尔滨旅游度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专业化办节为经济发展助力
冰雪节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政府的重视、规范化办节以及哈尔滨各个相关部门的通盘合作,如今的冰雪节,不仅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冰雪节”本身的金字招牌也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助力。
一、政府高度重视,亲自督战。每年一届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都得到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据了解,冰雪节组委会主任为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副主任为市委常委及其他市级领导。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由副秘书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旅游局等九家单位负责人担任。每届冰雪节的结束,也就是下一届冰雪节筹备开始之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筹备工作中多次听取汇报,亲赴前线踏查景区建设,了解相关筹备工作进展。其他部门领导也全力抓好各自主抓战线与冰雪节有关工作,全市上下各个部门形成合力。冰雪节组委会成员单位共56家,根据总体方案和责任分工,互相配合,全力以赴完成筹备工作任务。
二、突出主题,体现特色。为突出哈尔滨城市特色,冰雪节围绕城市定位,确立了“欧陆风,冰雪情”这一冰雪节永恒主题。同时,每届冰雪节还结合了国内国际形式确定本届主题,突出重点景观。如2006年是中俄两国领导人确定的“中国俄罗斯年”,22届主题就确定为“中国俄罗斯年在哈尔滨”;2007年是国家确定的“中韩交流年”,也是中俄两国领导人确定的“俄罗斯中国年”,还是中加首次合作建设雪博会,同时结合十六届六中全会主题,确立了23届冰雪节的主题为“冰情雪韵,和谐世界”,冰雪大世界主题为“中韩友好,冰雪情深”,雪博会主题为“枫叶红了的时候”。
三、锐意创新、以优取胜。每届冰雪节重点景观建设围绕主题都提前设计规划,在保留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基础上将传统和现代风格相互结合,体现了国际性和多样性。注重质量,以优取胜是冰雪节的一大特点。冰雪大世界、雪雕博览会、冰灯游园会作品都是精雕细琢,以优取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届冰雪节期间街路、广场冰雪景观建设主题突出,艺术水平较高,突破了以往简单、粗放的建设水平,使哈尔滨“冰城”美誉更名符其实,游客在哈尔滨看到的是满城灯海、冰花闪耀。
冰雪节的举办为哈尔滨带来了无限商机,引发了冰雪经济的快速发展。冰雪节本身就是一张城市名片,同时也有其品牌价值,国内外大型企业在冰雪节期间结合各项活动的开展在景区通过推出优惠措施、开展促销、公益性活动等方式宣传自身形象和产品。外地市政府也通过与哈尔滨市的友好关系,借助冰雪节宣传本地市形象,推广当地的文化、旅游与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