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6日电 今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哈市政府决定在今年实施惠民行动,20件惠民实事涉及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便民服务和宜居环境四大方面,将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前,各承办部门表示,将确保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按既定时限向人民群众兑现承诺。
6件社会保障实事
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2000人。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新增5万人,失业保险新增5万人,医疗保险新增7万人,工伤保险新增7万人,生育保险新增6万人。
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1000张;启动建设2处合计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多功能一体化的示范性老年福利机构。
分类提高市区城市低保人员基本医疗限额补贴救助标准,分别由原来的120元、80元、50元提高到180元、120元、84元;扩大城区大病救助范围,救助病种由9个增加到12个。
改造城区危棚房40万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户700户;为农村居住危房的残疾人解决住房200套。
推进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实现6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
4件教育卫生实事
扩大教育实训基地规模,培训学员38万人(其中:培训农民工35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万人)。
解决偏远地区学生上学难问题,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10所。
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地区农村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85%以上。
免费为贫困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500例。
5件便民服务实事
出台《哈尔滨市接送学生车管理暂行办法》,规范送子车经营行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调整、延伸城市公交线路5条;增加、更新公交车辆110台;在132条线路推行使用IC卡;新建景观式候车长廊20处;开辟、调整延伸农村客运线路30条;新增交通指路标志板20块。
建设中央大街穿越友谊路地下通道和进乡街林机小区、南直路人行过街设施。
改造、建设城市公厕100座。
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建立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600个。
5件宜居环境实事
加强生态建设,城区植树150万株,新增绿地700公顷;绿化达标村屯800个。
治理城区污染源600处(烟尘治理100处;水治理100处;扬尘治理100处;噪音治理300处),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建设居民达标庭院500个,市民休闲健身广场50个。
继续推进老区饮水到户工程,新建、完善各100个村屯饮水设施;新建农村沼气工程20处,新增户用沼气池9000个。
推进农村通乡公路建设工程,完成高等级路面公路1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