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6日电 (记者 印蕾) 记者从6日召开的哈尔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哈尔滨市将持续推进7项跨年度工程,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绿化工程 |
按照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生态园林城的要求,继续实施绿化增量工程,加快城区街路景观绿化、公共绿地广场绿化、庭院特色绿化、城郊生态绿化。全年计划植树150万株,新增绿地 |
环境整治工程 |
全面清理空车配货,实施拆违还建,整治城区街面环境秩序,规范市场摊区、广告牌匾;实施服装城周边环境整治;整饰改造红博地下通道;对迎宾线路及重要景观节点建筑进行综合整治;实施安红街区生态廊道建设;综合整治哈阿、哈大出城口区域环境;实施松花江南岸城区段、南直立交桥等背街背巷照明、灯饰亮化集中控制工程;改造建设500个居民庭院,建设休闲健身广场50个。 |
城市供水工程 |
继磨盘山供水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后,启动磨盘山供水二期工程,铺设输水管线 |
生活污水工程 |
继文昌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和太平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成后,按计划实施文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配套建设文昌污水处理厂排水泵站及管网改扩建工程;改造沿江排水泵站,解决大顶子山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松花江水位提升影响排水、排污问题。 |
集中供热工程 |
计划实施道里集中供热续建工程,新建供热管网 |
气源转换工程 |
计划启动城市气源转换工程,争取新建环城高压管线 |
村镇建设工程 |
以省市确定的24个试点乡镇和254个试点村为重点,对村镇环境进行“四清四规范”。选择2条镇域主要街路,实施道路环境及立面综合改造。选择3个村屯,实施生态康居示范村建设。选择3个试点,争取年内启动实施“城中村”综合改造。依托环路进一步延伸城市基础设施覆盖区域,完善郊区路网体系及供水、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扩展城市环卫管控范围,在中心区乡镇试行“村收集、区清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努力提高村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村镇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