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电 年年岁岁路翻浆,岁岁年年修补忙。截至今日,哈尔滨市2043条道路中已有136条存在翻浆现象,面积达5.04万平方米。时下,道路冻土只融化了30厘米深,不具备大修条件,城管道桥部门先对翻浆路采取简易维修保证道路畅通的临时应对办法,等到本月下旬道路冻土完全融化,再采取发现一处、修复一处的办法彻底修复翻浆道路,确保百姓出行和行车顺畅。
质量差是道路翻浆主因
城管道桥部门负责人表示,春季道路翻浆的基本原因是春季路面表层开始反复融化,含水量增大,而深层还在冰冻,水分无法下渗,使得路面基础强度降低。经车辆反复碾轧,路面出现碎裂、脱皮、翻浆,待到春融结束后,道路翻浆现象会自然消失。
同时,哈市大部分道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道路荷载是依据车型和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4吨至7吨)设计的,设计年限为8年至15年,结构多为白灰土基础。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车辆荷载从10吨、20吨到30吨,集装箱车辆甚至达到60吨以上,已经严重超过现有道路设计荷载和承受能力,道路超负荷使用,导致使用年限缩短。由于城市道路公交事业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长,大量重载车和公交车辆分流到荷载等级低的三、四类街路,加剧了道路的破损。
简易维修先保人车通行
市民质疑修补翻浆路为啥先铺砖垫土,而不是一次性修好?城管道桥部门负责人解释说,由于哈市道路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春融期间气温低,道路基础还处于冰冻期,因此,沥青混凝土不能与道路基础结合,还不具备维修条件。因此,哈市每年道路维修养护施工期从4月中下旬开始。而为了在春季道路翻浆期间保证道路基本畅通,所以采取了翻浆路面融化一层,就简易修复一层的方法。
截至目前,哈市城管局道桥处已经对红军街、石头道街、兆麟街、站前广场、南极桥、内环西路等27条(段)主干道路和23座市政桥梁翻浆路面进行了简易修复。各区城管部门已经对建国街、安国街、宏图路、大方里街、护军街、宣德街、燎原街、宣庆街、健康路、大庆副路、果园街、建文街、建文三道街、汉水路、华山路等33条(段)翻浆路面进行了简易修复。
简易修补同样保证质量
道路翻浆、大坑满道、泥泞不堪、尘土飞扬……如何保证简易修复的质量?城管道桥部门负责人表示,2月中旬,城管局下发了《关于2007年城市道路春季维修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区道路维修养护部门,全面启动春季道路翻浆维修工程。从2月20日起,市、区道路桥梁巡视管理人员全部上岗巡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及时维修。从2月25日红博地下通道出口与中山路路段路面翻浆开始,市、区道路维修养护部门开始进行道路翻浆的简易维修,做到翻浆一处,简易修复一处。
今年在翻浆路面简易修复施工中,将道路维修养护的切割修复工艺用于春季翻浆路面的简易修复,使简易修复后的路面平整。哈市道桥处在简易修复的材料上对重点地区主干路引进和采用冷铺沥青混凝土。对主、次干路和重点地区的翻浆路面一律采取切割几何图形,采用方石、承重方砖、块石等材料进行简易修复。其他地区、支路以下的翻浆路面根据翻浆情况,采用方石、承重方砖进行简易修复,也有的采用炉灰、白灰、黄土拌合料进行填平,洒水压实,并设专人进行监管,及时清扫散落拌合料,保持路面清洁。
5月末翻浆路全部修复
在道路翻浆和道路维修施工中,既要保证正常道路维修养护,又要保证道路的基本畅通,道桥维修人员在主次干道避开交通高峰,采取早晨施工和夜间施工的方式,其他道路采取早出工、晚收工的方式,加快维修进度。
记者了解到,面对翻浆路不断出现的现状,哈市城管局要求,密切监控道路翻浆的日常巡视,重点中心地区每天巡视两个周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及时维修。
从4月中下旬开始,根据气候变化情况确定具体维修时间后,按照城市道路维修养护技术标准,到5月30日,对翻浆和破损路面进行全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