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9日电 哈市教育研究院初中教研部主任、物理教研员时传朴
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部副主任、物理教研员王建辉
一、试题结构与分值保持不变
今年中考虽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第一个中考,但物理学科仍然坚持着“小步走,逐年改”的原则,以一种趋近于理想教育的态势呈现着中考的试题。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题结构不变,仍为单选题13道,非选择题17道。非选择题中包括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分析与论证题、评价题、计算题。
2.分值分配也保持原有格式,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非选择题共44分。
3.试题按学生的通过率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其中的比例为5:3:2。容易题是对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是学生普遍熟悉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其难度系数在0.8左右,占总分值的50%,约为35分左右;中等题是将“物理课程标准”中重要的概念和物理规律与社会实践、自然现象作适当的联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难度系数在0.6左右,占总分值的30%,约为21分左右;较难题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现科学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适当的开放性、评价性,其难度系数在0.3左右,占总分值的20%,约为14分左右。
中考物理命题核心知识部分仍然保持以往的命题方式及程度。相对于旧课程的知识点有所调整,如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等部分的考查只作了解性的要求,不冲淡核心知识的考查。
二、将科学探究作为考查知识点
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在保持上述稳定的前提下,又进行了以下几点改革:
1.能力层面要求上由原来的“知道”、“理解”、“实验技能”、“应用”、“学科综合”、“学科间综合”的6个能力层次要求,变为现在的“了解”、“理解”、“实验技能”、“经历、感悟”、“应用”的5个能力层次要求。整合了三维目标,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从考试说明中看,“了解”、“理解”两块知识点总计133个,这两部分就是命题的基础知识,占中考的70%左右。“实验技能”“经历与感悟”及“应用”三个层面构成了中考难题所在,共有12个知识点,这部分的命题往往是区分度较高处。在复习时就要结合知识点,结合考试说明中对学生有较高能力的要求,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复习与提高。可以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自命题,以在解题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阐述物理。
2.将“科学探究”作为考查的知识点载入考试内容中,体现了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考不仅是选拔性的考试,更是大众化的提高民族科学素养的练兵。
3.教材是按着“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以往“考试说明”是就所用教材指明考试的知识点,而今年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到这里按教材例举知识的要求程度是作为参考出现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教材“教”,而非是在“教”教材。“一标多本”体现了教材的多元,体现了按需取材。意味着中考复习不要只盯住教材的内容或形式,要吃透教材,领会其实质,透过教材学知识、用知识,掌握方法和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避免中考复习中的本本倾向。
4.考试内容的划分由原来的力、热、电、光、声五块改为现在的物质(占20%,约为14分)、运动与相互作用(占37%,约为26分)、能量(占43%,约为30分),将知识更加系统化。
三、开放性试题引导学习方式转变
今年的中考仍将重视考查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等基本知识;加强考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考生实验探究过程、科学实验方法的考查;在试题中体现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试题内容与综合实践、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的联系,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发挥试题的导向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中考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教材,把原来散乱、易错的知识进行梳理,仍按力、热、光、电等知识板块将概念、规律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对教材中的基本规律不仅要理解其内容,还要掌握其研究方法、应用范围和技巧;对教材中的插图、实验、发展空间、物理在线、走向社会等内容要复习到位。
2.要重视基础题的训练,求真务实,夯实基础。不要贪多求难。要有意识地训练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练习用物理的科学语言提出问题、说明、叙述物理规律、现象和操作步骤。要观察生活,关心社会热点问题。
3.物理考试离不开实验考查,要把课标中要求的实验、演示实验、家庭实验室中的小实验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相互渗透,形成整体的知识脉络,对相似的实验要把握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实验的操作规程及实验中的要点要细心揣摩。使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多去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课程目标。
4.要适当对开放性试题进行练习,提高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评价事物的能力。
5.要吃透和研究“参考试题示例”,把握好深度、广度、难度。不搞“题海战术”,不练偏题、怪题和计算繁杂的题目,以及不猜题和押题,要根据课标、考试说明及新教材自编符合学生实际的、真正能解决学生困惑的习题,加强复习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