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3日电 昨天的义务劳动活动中,哈尔滨市两万余名机关干部、环卫工人、驻哈部队官兵、志愿者,共清除垃圾杂物1000余吨。记者发现,有些地区垃圾已经堆成了山,臭气冲天,但平时无人清扫,只等待义务劳动日由志愿者清理。
道外区公益街是新铺不久的路,但不知何故,环卫保洁人员平时只清扫道牙子以下,人行道上的垃圾没人管,导致垃圾污物遍地,甚至还有屎尿,臭气熏天,商家、居民平时都不敢开窗。昨天,志愿者们将此处的垃圾清理干净。在道里区安宁街98号院内,市直机关工委的60余名干部、安静办事处组织的100余人,动手将院内绿地里的杂物清出、运走;在香坊区苏顺社区,志愿者们清运了周围居民庭院、沿街积存的垃圾;驻哈某部队600余名官兵,进入卫生条件极差的道外区北岗路、水泥路、北岗路、北岗头道街、河堤街,清运了那里的污冰垃圾……昨天的义务劳动,清理了居民庭院、背街背巷,还清理乱贴乱画3300余处,刷洗交通护栏4200延长米,擦拭公交站亭80余个、磁卡电话亭110组,刷洗路边石5300延长米,刷洗桥梁护栏4座。但仍有一些居民庭院、背街背巷来不及清理。
记者采访时发现,市民们大都赞成义务劳动的形式,参与者毫无怨言,但他们都认为,不能只靠义务劳动突击擦洗城市的“脸”,环卫部门应当加强平时的工作,保证城市卫生状况。
据市容环卫办有关人士介绍,哈尔滨市多数街路能做到常态保洁,但由于一些背街背巷环卫保洁力量薄弱、一些居民庭院没有物业管理、一些新入户小区建管未交接等原因,造成垃圾积存。一些公共设施的责任单位管护不到位,造成设施肮脏不堪。日前,市政府已提出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依靠法规、市场运营方式,把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变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