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3日电 近年来,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信息产业平均水平。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目前全省电话普及率、主线普及率和移动普及率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光缆总长度达到11.9万公里,互联网出省带宽已达到10G,农村村屯信息覆盖率已达到40%,网络规模居于全国前列,基本形成了以光纤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数字传输网络。截至2005年,全省移动用户和固定电话用户双双突破1000万户,小灵通用户达到30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150万户。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扩大
电子政务建设初具规模,黑龙江省已有138家中省直单位同省政府完成了公文无纸化传输系统建设,40多个县(市)的电子政务中心平台建设基本完成,省级中心平台已经与省内所有地市联通,与全部县市联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成绩显著,集成应用信息技术企业已超过100家。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已经超过100家,企业信息化和现代网络营销推广应用工作逐步展开;农业信息化和各专项技术正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已开通了涵盖省、市、县、乡四级的宽带多媒体农业信息网络,网络规模、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其他领域信息化、城市信息化有序开展。全省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进展快捷、成效显著,旅游信息发布平台具备了一定的旅游电子商务功能,社保和低保网络已开通运行,审计信息化工程的基础准备工作已经开展。
信息产业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中的渗透和倍增作用开始显现,在电力电子、机械电子、铁路电子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形成黑龙江省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在汽车电子领域,已建成40万平方米的汽车电子产业园区,总产值达到5亿元,利税8000万元,在东北三省居于优势地位。
信息服务业不断发展。信息服务业已逐渐成为黑龙江省第三产业中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初步形成经济、科技、文化、人才、劳务、物资、房地产等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以电话网、计算机互联网等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服务规模不断扩大。黑龙江省信息设备制造业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专业技术优势和一定生产规模,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