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8日电 过去几年来,我省各高校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办学规模稳步发展
2000年~2005年我省高校数量由41所增至62所,在校大学生由21万增至54万人。
高校共为社会输送各类高级人才共71.9万人,其中研究生13万,本科毕业生19.5万,专科毕业生14万,成人教育毕业生25万,为我国和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全省有10所高校实现学位授权升格。在校研究生规模增长率高达236.36%,尤其是东北林业大学凭借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跻身107所国家211院校行列中,使我省累计4所211院校在全国排名第八位。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主要办学指标实现了快速增长,基本实现了与在校生规模同步增长,除教师队伍指标外,均超过全国平均值的27个百分点以上,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我省高等教育在硬件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全国的排名也实现了由落后到居前的巨大转变。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我省13所参加国家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的高校,都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组意见全部优秀。从已公布的7所高校评估结果来看,优秀率为71.43%,位于全国第7位。
师资队伍得到加强
实施龙江学者计划,面向海内外公开特聘教授35名,引进优秀海外学人230余人。2005年全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达到3.5万人,比2000年的1.65万人增长了1.2倍。
高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针对老工业基地振兴需求,我省高校不断拓展教育服务领域。从2004年全省高校已累计完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41个重大项目、22个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的评审、立项和资助工作,申请专利698项,其中发明专利570项,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中心与黑龙江省富裕老窖酒业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大龙生态肥有限公司等近10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研发中心,按照企业提出研究项目和目标,研发新产品、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将成果在企业直接转化。已完成成果转化30项,帮助企业进行重大技术改造50项,帮助合作企业成功申报工程立项10项,为企业新增利税2亿多元。同时为合作企业培养应用微生物工程技术人员2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