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25日电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资源近年得到快速恢复,林木蓄积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据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统计,“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全林区森林生长总量6695.4万立方米,消耗总量3560.8万立方米,净增长3134.6万立方米。
自1964年开发建设以来,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超过1.1亿立方米。但因长期过量采伐,加之受到1987年“5·6”大火的重创,这一林区的森林蓄积量急剧下降。到1997年时,林区活立木蓄积量已降至5.1亿立方米,比开发初期下降了30%。
199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实施后,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并按规定逐步调减木材产量,使资源消耗逐年减少,森林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同时,随着木材产量的大幅调减,大批伐木人变成了种树人,使林区森林资源的恢复进一步加快。
据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人士介绍,截止到2006年,这一林区的有林地面积比1997年增加了40.3万公顷,人工林成林面积由1997年的10万公顷增加到3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1997年的75.18%提高到了79.3%。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地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是目前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有林地面积约650万公顷。
目前,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仍然承担着每年约200万立方米的木材生产任务。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