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亲历者李明久:寸步不离保住学校
2007-05-08 22:30:05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侯文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8日电 李明久是当年漠河县第二中学的党支部书记。为了保住学校,在火灾中他寸步不离,等大火过后却发现女儿已经烧死。

  在漠河县采访时,我们四处寻找李明久的下落,有人说他走了,不知去向;有人说他疯了,得了老年痴呆;还有人说他就在漠河县,可从不与人来往……

  先说说我们是怎么找到这位命运坎坷的老人吧。4月15日到达漠河县后,我们立即与县第二中学取得联系,那边的回答是“李明久早就退休了,找不到他”。

  一位小学校长告诉我,李明久还在漠河县,她爽快地帮我们联系。她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老人从来不提起那场火灾。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和你们说啊。”

  费尽周折,我们终于在老人的家中见到了他。此时的他看起来十分苍老,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客气地把我们让进屋,没等我们发问便说:“唉,我得过一场大病,以前的事情都不记得了。”

  随行的同志不忍心让我们无功而返,不停地和老人解释,希望他能够和我们说上只言片语。可老人始终望着窗外,默不作声。

  无奈,我们只好告辞离开。的确,让老人再去回忆那段悲惨的经历和感受实在太残忍了。随行的同志找来几位与他相熟的朋友,我们就这样完成了这次算不上成功的采访。

  那是1987年5月7日的晚上,李明久当时正在学校值班。忽然传来消息,通知他立即组织学校人员紧急疏散。此时西山上的大火已经把天空烧得通红,浓烟在整个校园内弥漫。

  情况危急!李明久马上想到学校里还有五十多名住校的学生。他立刻跑到宿舍,只见学生们已经乱成一团。女生们吓得大哭,男生们都打起了背包,可却不知道该往哪儿跑。孩子们一见李书记立刻都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我们怎么办?会不会烧死啊?”

  看到这种情形,李明久大喊,“大家都别慌,安静!不要乱动!”接着他把在校的老师组织起来,把学生集中到地势开阔的东操场,然后让两位老师轮番把学生一个不落地转移到大河边。

  在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学校时,他问:“李书记,你不和我们一起走吗?”“你们先走,我在这等你们回来。放心吧,火一会就过去了。”他故作轻松地安慰这个孩子。

  他留下了。因为他想到,孩子在大火过后肯定要回来的,他们不能没有住的地方啊!大火很快呼啸而至,他领着十几名教职工,用扫帚、拖布,奋力地扑打着火点。从水房里一盆一盆地端水浇灭燃起的火焰。在他们的努力下,教学楼保住了。

  第二天凌晨一点钟,有人捎信给他,他的家人走散了,妻子和两个孩子烧成了重伤,大女儿失踪了。“你赶快回去看看吧!”朋友焦急地冲他喊。可李明久连动也没动,“我走了,这里怎么办?她们会有人照顾的!”他狠着心说出了这样的话。

  天亮了,大批的灾民不断涌进学校,很快达到了1600余人,整个操场上一时间大人哭,小孩叫,秩序十分混乱。此时,李明久和学校副校长常国发在人群中大喊:“谁是共产党员,请出来!”话音刚落,十几个人从人群中走出来。就这样,李明久、常国发和这些党员们成立了一个临时的灾民管理小组,把灾民们一一安置到教学楼的各个楼层,并让人帮他们安排饮食。

  直到14日,学校恢复了正常秩序,李明久这才出来寻找家人。从朋友那里听说,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大火中烧成了重伤,已经送到地区医院了。那大女儿呢?是跑散了,还是已经丧身火海,李明久不敢再想下去。他先到灾民集中的部队大院寻找,一辆车又一辆车,始终没有看到女儿;又到满归林业局查阅所,那里有灾民的名单,还是没有女儿的名字;他又找到加格达奇,也没有女儿的身影。

  直到22日,他才在路边一片烧焦的丛林中找到已经烧焦的女儿的尸体,他年仅17岁心爱的女儿啊,已经被烧得只留下一个鞋跟和一块布片。他久久默立,泪雨滂沱……

  时隔二十年,李明久和他的亲人们谁都不愿回首那段惨痛的往事,我们可以理解。斯人已逝,活下来的人应该更加珍惜现在。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