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8日电 4月23日,我们在加格达奇一栋老旧的楼房中见到了当年保卫西林吉油库的负责人,74岁的张志奎,他和老伴两人一起生活。提起当年的那场大火,74岁的老人仍然记忆犹新。
那时火已经快烧到县城了,我当时准备回家吃点饭,然后回油库。可刚到家饭碗还没端起来,就来电话说让我马上回去,说火已经快烧过来了。那时大概是17时许,我赶紧坐上车往单位赶。当时我负责管理县里的物资库、商业库、粮库还有油库。油库里有三十几个大油罐,每个罐里都装着满满的汽油和柴油,一共得有3000多吨吧。
撤?不可能!
我们从物资库里拿来石棉被,盖到油罐上。我们几个人分组,一人看守几个油罐。把棉被盖到油罐上,再把罐口用棉被捆上,用绳子扎紧,然后我们爬到油罐上看着。当时已经起风了,我们远远地看到西山上红彤彤的一片,火眼看着就要烧到山下了。当时有的同志就说,张经理,这么大的火咱们在这能有什么用啊,咱们赶紧撤吧。我满不在乎地说:“这么点小火怕什么?咱们一人一泡尿就浇灭了。”当时我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心里也在打鼓,也怕啊,但能走吗?我们一撤,万一油库着了,那死的可就不是一两个人了。汽油爆炸后肯定会下一场“火雨”,那全县人还不得都被烧死?大火离我们越来越近,空气里的温度一下子升高了几十摄氏度,油罐被烤得砰砰直响,我当时想“必须把罐口封死,别让油气跑出来!”我一边喊一边往油罐上爬,风越刮越大,得有八九级吧。我们趴在油罐上死死地摁着棉被,有的同志用身体紧紧地靠在油罐口。我对他们说,油罐口一定要守住,但要注意安全,火着起来后,罐内会产生巨大的吸力,稍不留神被吸进去就会丢了性命。
到地沟去吸新鲜空气
火越着越近,浓烟呛得人根本没法呼吸,我在罐上趴着趴着就不由自主地滑了下来,我拼命地爬到旁边的一个小排水沟里,把脸贴到湿土地上,狠狠地吸了几口气,觉得这里的空气真是清新啊。在那里趴了几分钟,我赶紧又站起来,又差点窒息过去。我坚持着走到其他几位同志跟前,让他们也都到小地沟里去吸点“新鲜空气”。
这时,我们旁边的居民房、贮木场、火车站都成了一片火海,大火燃烧的声音特别可怕,好像几百条疯牛在狂叫。我们的油库这时被火围在了中间,孤零零的。
贮木场起火后,有两个小伙子从那边跑到我们这儿,他们说要去逃命,我当时特别生气,对他们大喊:“你们现在往外冲不得活活被烧死吗?不许走,就在这儿和我们保卫油库。”就这样我们又多了两份力量。
等火过去请你们吃烧鸡
当时真是紧张极了,大风不停地把油罐上盖着的棉被吹起来,眼睛当时已经被烟熏得睁不开了,肿的像两个鸡蛋,可我们不敢停啊,一停那不都没命了?那时的火已经着得没了章法,经常有火球忽然就飞过来,火星更是不停地溅在身上和脸上。我们用手里的扫帚打,衣服扑,整整和大火拼到了第二天早上。在打火的时候,有的同志说,张经理,我们饿坏了,咱们吃点什么啊?我说,等火灭了,我请你们吃沟帮子烧鸡。大家谁都不信,“得了吧,净逗我们,都这样了哪来的烧鸡啊。”我笑笑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等着吧,把活干好,肯定请你们吃烧鸡。”
火过去之后,我回到家一看,房子烧得只剩下烟囱了。我家和邻居家鸡笼养的四十多只小鸡这时真的是变成烧鸡了,我就把它们都装上带回油库,请他们大吃了一顿……
“共产党员不怕死”
提起20年前的往事,年事已高的张志奎老人依旧是滔滔不绝,那些景象在他的叙述中再次重现在我们眼前。从张老的老伴口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当时浓烟熏得太厉害,张老的视力和咽部都受到严重损伤,前些年还患上了喉癌,可顽强的意志支撑着老人坚强地活了下来。
张老说,火灾过后,国家给他记了一次功,奖励了他400元钱,但他没要。“当时我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去之前我告诉当时我们县的副书记,我穿的是呢子衣服,要是出了意外,别忘了去给我收尸,穿呢子衣服即使被火烧了也能脱下来。”采访结束时,我问张老,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老人朴实地笑笑说,“想啥呀,我对书记说,你是领导,我是共产党员,你不怕死,我也不怕死!我们当时就一个念头,保住油库,国家把这些东西交到我手里,我不能让它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