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3日电(记者 孙晓锐)“不让一本书籍流出校园,不让一本书籍变成纸浆”、“将知识带走,把爱心留下”、“知识阳光,爱心传承”——每年,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生即将离校时,宿舍楼门口都摆放着印有这样倡议标语的“捐书箱”。该校阳光志愿者协会开展的“阳光书屋”行动,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收到捐赠书籍6000多本,它们大都是毕业生留下的专业教材、考试辅导资料和课外读物。
“阳光书屋”的创立者、该校2004级学生李根利说,每当临近毕业时,看着成车被当成废纸卖掉的旧书运出校园,真的挺心疼,“我们是学林业的,心里更清楚,这一本本书其实就是一棵棵树木、一片片森林。假如这些书能够继续使用,能节约多少林木资源啊!”
于是,李根利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为阳光志愿者协会成员的郑艳华、孙建武等十几名同学,大家都深有同感。在2005年6月,又一届毕业生离校前,“阳光书屋”正式成立了。
他们在每一个宿舍楼门口设立捐书箱,还分头到毕业生的寝室,动员大家捐书。还有一位研究生学长,本来已毕业到外地工作,听说这个消息后,特意赶回学校,把本要丢弃的旧书都拿出来,并嘱咐阳光志愿者协会的同学说:“这是我的一份爱心和诚意,一定要交到贫困的学弟学妹手里。”
2006年8月,小小的“阳光书屋”已装不下越来越多的书籍。志愿者在团委老师的帮助下,与校图书馆积极联系,签订了共建协议。“阳光书屋”正式落户校图书馆,有了专门的借阅室。据统计,“阳光书屋”借阅量已达到了2000多人次。
如今,在东北林业大学的校园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为“阳光书屋”奉献爱心,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受益。“阳光书屋”的志愿者,决心要把书屋做得更大。“下一步是号召几所大学联合共建,让我们的书屋更丰富,能帮助更多的人,把这种爱心和理念传承下去。”李根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