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4日电 2007年高考在即,一些不法分子在网上或校园布告栏里发布兜售作弊仪器和高考真题的信息,引诱家长上当,教唆考生犯法。为此,省招考办提醒考生及家长,切勿偏听偏信误入歧途。
省招办有关人士介绍,从近些年公安机关侦破的“贩卖高考试题”案件可以看出,不法分子在网上出售的所谓高考试题目的就是骗钱。我省考生及其家长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省招办的这位工作人员说,教育部和国家保密局明确规定:全国统一考试在启用之前,即启封并在考生按规定结束考试离开考场之前,其试题、答案与评分参考为“绝密级事项”。从考场内向外传题犯法。他说,去年高考中,我省某市一名考生和就读于某名牌大学的同乡取得联系,他的同乡雇佣在校大学生做“枪手”。高考时,这名考生通过微型秘录机从考场窃题,“枪手”做出答案后再通过微型无线耳机传送给他。最终这名考生、他的同乡以及6名大学生“枪手”全都按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绳之以法。
省招办有关人士提醒考生:违规失信将被记录在案。从我省去年高考被处理的个别违纪舞弊考生看,携带及使用手机者居多,也有个别考生抄袭资料,传递小抄,故意将答卷放在他人视野范围内由人抄袭,或代替他人考试。今年我省将建立高考诚信档案,所有违规考生情况都将被记录到诚信考试电子档案中,失信意味着与高考录取失之交臂。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