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尔滨调整进出口结构占尽先机 对俄贸易“桥头堡”逆势上扬
2007-05-24 10:31:3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沈正水 蒙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4日电 4月,俄罗斯限制和禁止外国人从事零售业的新法令正式生效。此令一出,使我省对俄贸易出现下滑趋势。然而,作为省会城市,哈尔滨市一季度对俄出口不降反增,势头强劲。记者从哈尔滨市商务局获悉,2007年第一季度哈市对俄进出口贸易实现4258.9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76%。其中哈尔滨市市属企业对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966.22万美元,增长了74.85%,昔日对俄贸易“桥头堡”重新显现出巨大底气。

  对俄贸易逆势上扬

  俄罗斯政府出台的“禁商令”是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此令一出,对我省这样一个倚重对俄贸易的省份来说,影响颇大。据省发改委提供的数字,前两个月,全省服装、鞋类等民间贸易产品对俄出口已分别下降16.2%和0.1%。有关部门分析,从发展趋势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对俄出口增速放缓甚至下滑已成必然。

  与全省情况相反,哈市对俄贸易从去年开始大幅增长后,今年前三个月更是出现大幅上升。哈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哈市对俄贸易的增长,私营企业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们已经成为哈市对俄贸易的主导力量。1~3月,哈市私营企业对俄进出口额2433.33万美元,占全部贸易额的57.13%,增长54.07%。私营企业对俄贸易所占比重的增加,主要是一批新的私营企业今年加入到了开拓俄罗斯市场的行列,并且业绩优秀。

  独特结构躲过“禁商令”

  业内人士指出,哈尔滨市之所以在全省受“禁商令”的影响对俄贸易出现下滑的局面下,依然能够表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得益于哈市对进出口结构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恰好使哈市避开了俄方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省内其他城市来说具有借鉴意义,对在俄罗斯“禁商令”下如何开展对俄贸易提供了有益参考。

  从去年开始,哈尔滨市对俄机电产品出口激增,全年增幅达到158%,一举占据对俄出口商品首位,占出口总额的52%。今年1~3月,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增幅较大,出口额1726.69万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64.92%,增长177.63.%。这些机电商品主要包括:汽车、汽车底盘和汽车零件、轴承、蓄电池等产品。其中,汽车、汽车底盘、蓄电池、轴承、灯具照明装置等商品位列对俄出口榜前列。而原来哈尔滨市对俄出口占主导地位的农副产品,全年出口额为1375万美元,所占比重降为15%。

  从去年开始,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哈尔滨东方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等过去无对俄出口或对俄出口量不大的企业一跃成为哈尔滨市对俄出口大户,哈尔滨东建有限公司、哈尔滨龙工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新企业成为哈尔滨市对俄出口的龙头企业。

  政府引导彰显业绩

  据哈尔滨市商务局对俄贸易处负责人分析,哈尔滨市对俄出口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哈尔滨市有计划进行的结构调整,由于这一调整先于“禁商令”一年,使哈市在对俄贸易中抢得先机。“可以说,以我为主,以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为主,使得哈市在风浪中稳健前行。”这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哈尔滨已经将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列入“十一五”规划。按照总体目标,哈市将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建立对俄出口生产加工基地,构建和完善对俄经贸大通道,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对俄经济技术合作体系,吸引大企业和名牌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到2010年使对俄进出口贸易额由目前的1亿多美元提升到10亿美元以上,把哈尔滨建设成全国对俄出口重要生产基地、对俄进出口贸易大通道,从根本上确立哈尔滨对俄进出口贸易中心城市地位。

  根据总体目标,哈尔滨市提出了“内建基地、外辟市场、搭建平台、培育主体”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哈尔滨市近年来加大力度,建立了四大对俄加工出口基地,大力扶持企业开展对俄贸易。哈尔滨市政府由商务部门牵头,充分利用哈洽会等高水平国内展会,邀请俄罗斯企业来哈考察,并拿出大量可行项目吸引俄商投资。同时,哈市还积极迈出国门,把展会直接开到俄罗斯,展示哈市投资环境,推介哈埠企业,并组团参加俄方的贸易洽谈会,为双方企业的往来提供有效平台,也为对俄贸易的快速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在对俄贸易中哈尔滨市政府部门的影子无处不在,正确的导向作用使得哈市对俄贸易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对俄贸易大有文章

  哈尔滨市是与俄罗斯有着很深渊源的城市,至今,很多地名、商品仍然保持着俄文的痕迹,曾一度被称为对俄贸易的“桥头堡”。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哈尔滨对俄贸易日益萎缩,直至“桥头堡”失陷。

  目前,哈市在对俄贸易中正向着“收复失地”、恢复“桥头堡”地位迈进。但是,也有专家指出,虽然哈市在对俄贸易中发展势头强劲,但其中的不足仍然十分明显。

  从1999年有海关统计数字以来,哈市对俄贸易就是逆差局面,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负值;2006年,哈市外贸依存度和出口外向度分别为10.5%和5.0%,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9和31.6个百分点,是15个副省级城市中3个外贸逆差城市之一,在东北4城市中,仅相当于长春水平。即使按照现在发展的势头,在2010年将对俄贸易提升到10亿美元以上,与国内其他副省级城市比也是较低的,对俄贸易仍需大力挖潜。

  哈尔滨市专顾委委员、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所所长、研究员宋魁认为,“禁商令”对哈市实际上是一个机遇。哈市应抓住机遇,在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建立对俄出口生产体系,实现哈尔滨市对俄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通过在俄罗斯建立哈尔滨工业园区,实现哈尔滨市对俄经贸合作的新突破;通过建立国际物流园区,带动对俄经贸合作的规范化发展;通过加强对俄科技合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扩大对俄投资合作,推动哈尔滨市与俄罗斯多领域的合作。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