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5日电(焦永梅 记者杜筱)为遏制因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而致人死亡的上升比例,日前,黑龙江省垦区在农垦总医院正式启动了慢性病干预工程。今后,各农场医院要按照服务人口每1000至2000名居民确定一名责任医生的标准,使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社区责任医生。
据了解,近年来,黑龙江省垦区因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占不断上升。为此,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与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等单位共同发起慢性病干预工程,将垦区医疗网络优势,对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强化性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达到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的目的。
据“十一五”冠心病课题总负责人、北大医院内科主任霍勇和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韩乃寅介绍,一项在8万余社区人群中开展了11年的防治慢性病调查资料显示,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病率分别下降51%和48%,死亡率分别下降了37%和72%。黑龙江省垦区慢性病干预工程启动后,各农场医院要按照服务人口每1000至2000名居民确定一名责任医生的标准,使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社区责任医生,责任医生将负责建立和管理责任区内所有家庭的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重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