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7日电 “五五”普法启动以来,黑龙江省围绕“法律六进”活动,制定并下发了“法律六进”实施方案,通过整合职能,全社会参与,实现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
抓“龙头”,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律素质。从制度上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加强法制课程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
抓重点,着力提高农民和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在行政村和社区开展“十个一”活动,即设置一个法制宣传栏(橱窗),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公示一部预约法律服务联系电话,建立一套学法制度,开展给出村务工人员(外来暂住流动人口)一封信和一份答卷活动,设立每周法律一题,制作一张全年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时间推进表,建立法制学校或开设法制课堂,建立一支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建立一个普法广场或法制公园。明年还将举办全省“法律明白人”知识竞赛。
抓难点,着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企业要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专题辅导、建立职工法制学校、设置法制宣传栏、印发法制宣传资料,企业车间(班组)还要开展“每周法律一题,每月一次讲发生在你身边或你知道的法律故事”交流活动,把“法律进企业”目标落实到基层。
据了解,黑龙江省还将组织开展“百名法学家上百堂法制课”、全省“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渴望蓝天”警示教育、“小手大手学法互动”、“法律广场和法律大集”等系列活动,形成共同参与、上下一致,全省“一盘棋”的格局。
关键词
“法律六进”:是全国“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要内容。“六进”指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和法律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