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爱心无国界 俄脑瘫患儿到佳木斯接受康复治疗
2007-06-13 13:53:3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许洪伟 孔祥颖 高永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3日电 他是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俄罗斯的一名脑性瘫痪患儿,孩子每迈出一步好像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气。但孩子的脸上始终挂着甜甜的笑容,伴着护士阿姨“加油、真棒”鼓励的话语,孩子欢快的奔向护士的怀抱。

  艾森和米里克(音译)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确诊为小儿重症脑性瘫痪,预计未来生活将不能自理。他们的父母在俄罗斯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但医院的通知却让他们陷入了痛苦中,这是一种因大脑受到损伤而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有的患儿同时伴有语言、智力障碍等症状。这样的孩子可能一生都需要人照顾,严重者甚至终生都不能独立行走、不能自己穿衣吃饭。艾森和米里克的父母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中国,来到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他们把希望寄托于佳木斯的中国第一所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

  去年10月,他们来到佳木斯脑瘫中心。医生对孩子们进行了全面身体检查和评估,对孩子们的病情进行了诊断和会诊,并且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治疗康复计划。年纪小小的艾森和米里克每天都要接受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多种治疗,使他们在肢体功能、智力、语言及生活自理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在治疗日子里,中心全体人员和他们相处的像一家人一样。艾森在中国度过了有意义的第四个生日,中心领导特地为他送去了生日蛋糕和玩具,为艾森的妈妈送去了鲜艳的花朵和美好的祝福,米里克妈妈含着热泪说“中心是我们在中国的第二个家”。

  经过几个月的康复治疗,米里克由刚入院时的头无力地搭在肩上,手还不停地瑟缩着,肢体的不随意运动状态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四肢逐渐有了力量,小手开始学习抓握。艾森僵硬的四肢肌张力逐渐缓解,紧握的双拳舒展了,上下肢动作渐渐协调,已经开始学走路。最有趣的是他学会了几句简单的中国话,会叫“妈妈”、“阿姨”、“你好”、“再见”等等。听他说这些时,在场的人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自己也很兴奋。

  艾森和米里克疗程结束归国后,今年年初再度归来继续康复治疗。其后又有六名俄罗斯患儿慕名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今年的5月20日“全国助残日”文艺表演中,为了表达他们对所有医护人员的感谢,所有的俄罗斯家长携患儿一起用一首俄罗斯歌曲表达了心中的谢意。中心成立以来已有近30名俄罗斯患儿和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两万余名脑瘫患儿在这里接受了康复治疗。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