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3日电 在今年哈洽会上,双鸭山市依旧绿色打头,有33家企业的5大类的60多个绿色食品品种将走上哈洽会,为该市唱响绿色之歌。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双鸭山市加快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因地制宜调整区域生产布局,以绿色、特色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形成以"阳霖"为主打品牌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以“大顶子山”、“荒原狼”为主打品牌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以“宝青红”为主打品牌的绿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以“乐万家”为主打品牌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等四大绿色特色基地,加快发展了代表双鸭山地方特色的中国大豆浸油之乡、中国红小豆系列产品生产之乡、中国宝清大白板南瓜系列产品生产之乡、大顶子山牌水稻、乐万家牌油豆角等优质、绿色和特色农产品.全市现在已建成水稻、大豆、玉米、经济作物、蔬菜等五大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和东北黑蜂养殖基地,其中集贤县55万亩大豆种植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示范基地。共牵动近6万农户。
发展至今,双鸭山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390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0%,基地认证面积达386万亩,认证率达到98%。其中A级认证111.8万亩,AA级21.575万亩,无公害252.97万亩。该市获标产品数量今年将达到81个,其中A级32个,AA级18个,无公害31个,全市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发展到28家。
绿色食品开发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从米面油、蔬菜、山特产品到禽蛋、水产品、蜂产品等6大类近70个产品都有龙头企业牵动。目前,全市5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6户,其中绿色食品企业占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预计到2006年末,全市绿色食品产量达93.33万吨,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产值15.0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43%。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有7.33万户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占农村总户数的53%,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不断提高。双鸭山市的绿色产品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的大型超市占有一席之地,饶河的绿色蔬菜还远销到俄罗斯市场。去年,该市的“宝青红”牌红小豆、“乐万家”油豆角,“阳霖牌”大豆油、“东北黑蜂”牌蜂产品等一批绿色食品就曾风光哈洽会,受到广大客商和市民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