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9日电 今天出版的《哈尔滨日报》刊发署名文章《高校跨越大发展 人才培养成果丰》,全文如下:
恢复高考30年来,黑龙江大学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为国家高等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恢复高考30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首先,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大众化个性培养的教育理念,感恩社会、服务社会的社会轴心观教育理念,面向全球、全面开放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理念。
其次,办学规模得到跨越式发展。截止到2006年底,学校的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是1977年的6倍;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是1977年的83倍;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0000余人,是1977年的21倍。
再次,现代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基本形成。学校的学科涵盖到10个学科门类;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第四,完成了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化开放式办学模式的转变。学校已与俄罗斯等国家的9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签署了交流协议,同国外12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
二、恢复高考3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十万名各类合格人才
30来,黑龙江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共为国家培养毕业生近10万人,其中:有一大批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工作,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有一大批毕业生在科研院所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有一大批毕业生在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还有大批毕业生从事法律工作、新闻宣传工作、翻译工作、外交工作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
三、恢复高考30年来,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黑龙江大学始终关注社会现实研究,积极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30年间,承接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00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000余项。同时,科研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飞速发展为龙江的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