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和谐春风扑面来--“黑河好八连”系列报道之二
2007-06-21 04:50:4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周军 王兵 曹曦 牟可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题:和谐春风扑面来--“黑河好八连”命名十周年科学建连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周军 王兵 记者 曹曦 摄影/牟可双

  熟悉八连的人都知道,八连苦、八连累,八连执勤很危险,尤其是冬天最难熬:每人每天至少在零下40度的江中哨位站两班岗,每班3小时,而且一站就是6个月。时间一长,许多官兵患有关节炎、胃病和皮肤病,有的还落下了小便失禁的疾病。可这些年来,八连官兵没有一人在冬季提出休假,没有一人因冻伤或感冒发烧误一班岗,还先后有3人推迟婚期,15人提前归队,200余名官兵曾隐瞒病情坚持上哨巡逻……

  一次,安徽籍战士唐亚平,在零下40度江面板房上站岗时,正好赶上中俄双方联合查边会晤,为了展示好八连官兵执勤的良好形象,他一动不动如雕像般整整站了3个小时。他下岗时腿脚却挪不动步,当战友们含泪把他从板房上抬了下来时,一脸霜雪的唐亚平却笑着对班长说,班长,我没给咱好八连抹黑吧……看着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不仅有人要问:八连官兵身上的崇高与神圣从哪里来?原八连指导员、现任部队政委王振兴一语破的:因为八连有一个民主和谐的内部环境。

八连官兵乘座摩托雪橇顶着奇寒巡逻在国门界江。

  士兵开心做主人

  军队的基础是士兵。在八连,热点敏感问题,战士们说了算。

  2003年,连队改选士官,民主测评,六班班长杨浩和七班班长刘继昌票数相同,但名额只有一个,战士们提议训练场上比高低。最后在全连官兵的喝彩声中,通过6个课目的比拚,七班长刘继昌胜出,如愿改选为士官。

  有位元帅说过,有十个兵,你才能当班长,有一百个士兵你才能当连长,离开了士兵,师长、团长就成了光杆司令!十年来,八连坚持把敏感事务交给战士,让他们全程参与,主动监督,使一些原本敏感的事务不再敏感,每名战士都能在连队建设中各尽其能,促进了连队战斗力、凝聚力的提高。

  2006年3月,八连调整扩班,一班长位置空缺。按照班、排推荐,张书辉、周文明、赵良军这三名士官被列为候选人。

  “我申请要求当班长!”第二天,视频观察员、新兵王超自告奋勇要求竞选班长。

  半路杀出一匹“黑马”,怎么办?

  “为战士搭设彰显个性的舞台,本身就是尊重士兵的主人翁地位。”连队决定一改过去“传统”的论资排辈、将战士以军事素质优劣划分“等级”选配班长的作法,分竞职演说、理论考核、教学比武、支部把关四步,摆“擂台”竞选班长。

  “当班长首先管理能力要强,而口才是第一关,下面进行竞职演说……”指导员董亮“开场白”刚一落地,现场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只见新战士王超健步跨上台,开口出语不凡:“大家都看过《亮剑》吧,狭路相逢勇者胜,首先要有亮剑的勇气和精神。如果我当班长,我会让战友们勇敢的展示自我……”

  “我的特长是军事素质不错,既然是部队,军事训练就要上得去,如果我当班长,我会让全班的军事训练成绩迅速提高……”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士官张书辉走上台发言。紧接着,在一小时的演讲中,候选人员声情并茂阐述着自己上任后的“施政措施”,干部、战士评委们表情严肃,一脸的认真劲儿。后来,经过激烈的竞职演说、理论考核、教学比武、支部把关的激烈角逐,新战士王超终于以第一的成绩当选为一班长。

  “没选上是自己能力水平不够,没有怨言。连队党支部这种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的作法,让我们心服口服!”四名竞争落选人员感慨地说。在观看竞选班长、竞选士官的喝彩声中,战士内心深处看到了希望:我在这个连队,只要好好干工作,自己也可以入党、考军校、提干、选改士官。八连战士悟出了一个道理: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风气正则人心顺。命名10年来,在处理入党、考学、士官选取等事关战士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时,八连都倡导让战士来当“裁判”,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先后发展党员65人、转改士官78人,都是群众推荐,大家公认的优秀战士。战士们说:“连队党支部是送虎上山,是龙送下海,我们心中有温暖,工作有奔头,成才有希望。”

图为八连执勤板房哨兵威严挺立在“党员先锋岗”哨位上。

  唇枪舌剑话短长

  批评是法宝,支部建设离不了。

  “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八连的传家宝,凡是在八连工作过或当兵蹲点的人都知道,八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火药味”浓,别说干部批评战士,就是战士批评干部也属正常!”团政治处主任朱付林告诉记者,八连之所以能在高起点不断创新发展,还在于他们善于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促进和谐,增强了连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人人都说批评难,可在八连却不难。原因是他们不仅敢于拿起批评这个武器,以“刮骨疗伤”的风格批评他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批评、以“自我解剖”的精神批评自己,还将开展批评融入了支委会、班务会、党小组会、军人大会、谈心活动等各个时机,不局限于一两个人之间、干部之间、支部班子之间,形成了人人敢于批评别人,人人又乐于接受别人批评的浓厚氛围。

  一次, 八连例行召开每月一次的“官兵恳谈会”。

  “作为军事主官,连长王家峰训练和工作没说的,可抓管理方法简单粗暴,遇事不分青红皂白,先‘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一通。”组织委员崔海鹏首先向连长开“炮”。

  “平时大家一个锅里搅马勺,彼此都很熟悉,军人说话直来直去不算啥!”连长王家峰有些不服。

  “连长不仅性格很急,还常常以官自居,盛气凌人,错将简单粗暴当成严格管理。”宣传委员李晓明也把矛头直指连长。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身就一对矛盾!”王家峰“据理力争”进行反驳。一时间,恳谈会充满了“火药味”。

  “你不分时间、场合,动不动就训人,错把训人当严格管理,这样下去,你会失去群众的……”“你那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管理要求,不妨试试‘柔性管理’ ……”其它支委成员不仅毫不客气从工作方法上给连长“号脉”,还在思想方法上“开方”。

  “没想到我的言行伤了这么多同志们的心,也影响了连队工作,我完全接受了大家的批评。也请同志们今后监督!”在集体的帮助下,大汗淋漓的连长王家峰终于幡然醒悟,主动作了深刻检讨,当即赢得掌声一片。从那以后,王家峰扑下身子抓连队建设,彻底改变了工作方法,与战士们同甘苦共患难,带领连队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他本人被沈阳军区评为优秀基层主官。

  “带着真诚去批评帮助,怀着感激去改正缺点。”八连一代代官兵正是在拿起批评与自评的武器中,净化思想,揭露矛盾,强化责任感,促进了连队全面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连队年年被省军区评为先进。官兵们引以为豪的说:咱连的批评之风,批出了堂堂正气、虎虎生气、融融暖气;批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图为八连官兵在冰封雪裹的国门界江调试绊发式报警器。

  爱兵如子涌暖流

  爱兵,细微之处最动情。

  6月17日,记者在“黑河好八连”二楼惊奇地发现,一间宿舍4名战士正在床上甜甜地酣睡。连长聂春波介绍说:“这是我们八连的‘补觉室’。”战士们则风趣地说,它是连队招待战士的“总统套房”!

  夜间上哨白天补觉,饭前准时报天气,连队建有“烘干室”,一天开九顿饭,下岗吃上热乎面条饺子,洗上热水脚……在八连采访,战士们谈起连队关爱他们的故事如数家珍,但记者听到最多的要数“爱心脚盆”的故事,他几乎发生在每名哨兵的身上。

  由于战士常年在高寒低温下执勤与冰雪为伴,脚冻伤干裂已成为常事。老军医李成峰看在眼中,疼在心里,专门研究出用热水为战士们烫脚按摩的方法。于是,每天晚间他都提前把热水烧好,坐在屋里等着哨兵下哨归来,一干就是九年。别看那是一个个普通的“脚盆”,却温暖了一代代八连的战士。

  “用100%的热情,解决战士1%的困难。”八连党支部一班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次,当战士朱俊得知父被打邻居打成重伤后,情绪十分激动,当即向连队请假,扬言要回去替父亲报仇。得知实情后,指导员在安慰他的同时,立即向保卫股反映情况。很快,团政治处就给小朱家乡公安局取得了联系,使问题不到一个星期就得到了解决。

  古时,曾有一将军,因战士伤口化脓,将军虽用嘴将其脓吸出,当战士的母亲闻知后,失声痛哭。这眼泪既为将军爱兵如子感动而流,但更多的是担心:因为将军太爱自己的儿子了,儿子定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离牺牲就不远了。采访中,八连连长聂春波告诉记者,受这个故事的启发,八连干部认准一个理:要让战士爱连,干部必须爱兵;干部爱兵,必须真心真诚;什么样的干部带什么样的兵,只要干部带头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带不好的兵。为此,自建连以来,连队干部在弘扬为战士端病号饭、替战士站岗、和战士一起玩这些关爱战士的好传统决的同时,每天巡逻,干部骨干一马当先,一次不落;训练场上干部骨干站排头,实弹射击先打第一组,单兵战术示范第一遍,投弹训练先投第一枚。为了能让战士看上春节联欢晚会,连队每年的春节和元旦都由干部站江岗;为了不让战士执勤巡逻掉进清沟,冬季江上巡逻都是干部带队走在最前面;为了让战士下夜岗吃好睡好,下面条、煮饺子、烧洗脚水的事都由连队的值班干部负责。

  “在八连干部的心中,战士的生命比什么都重!”团长石宝军告诉记者,八连所管辖的界江,不管天多冷,都有未冻死的“清眼”,巡逻时十分危险。为了不让战士执勤巡逻掉进清沟,冬季江上巡逻都是干部带队走在最前面。可以说,建连35年来,八连历任连长、指导员都有过掉进过冰窟窿的经历,而战士却无一人历险。

  一年冬天,黑龙江封江封江不久,原指导员王家峰带领战士到江中架设信号杆,走在前面的他突然掉入齐脖深的清沟,只露出头和手臂,战士们见状,争先去救指导员。王家峰担心战士们也掉进江中,急忙大声喊:“别过来,危险,我自己能上来!”其他战士急的直哭:“指导员,你要顶住啊!”王家峰张开双臂紧紧扒住冰面,将随身带的武器、望远镜扔上去,挣扎了5分钟才爬上来。见指导员的衣服全湿了,战士脱下衣服就要给他换上,可他坚决不肯:“你们穿湿衣服还不一样冷?”王家峰穿着湿棉衣走回连队时,棉衣冻成了硬铁皮。当天夜里,指导员冻病了。战士们后怕地说,要是那个“清眼”再大一点儿,咱指导员真就难说了。

  这样的险情,八连的干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而战士们却没有一掉进过冰窟窿,战士们说:每次冰河巡逻,都是干部探路,我们当然“没事”。

图为部队首长与八连官兵顶风冒寒共同巡逻。

责任编辑:张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