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7日电(记者 高长利)2006年4月29日,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敲响了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启动的“第一槌”。经过一年的改实践,林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职工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平安伊春”创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伊春市16个县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达标优秀单位;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了92%以上。
正视“两危”困境 寻找矛盾症结
伊春市自1948年开发建设以来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累计生产木材2.3亿立方米,上缴利税、育林基金59.2亿元。由于长期过量采伐,20世纪90年代林区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同时,由于改革不到位,积淀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和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社会性矛盾,林区累计负债60.8亿元,拖欠职工工资14.4亿元,拖欠养老金等费用7亿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旱灾水患频繁发生,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随着“天保工程”实施,林区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日益严重,在岗职工收入低,生活十分困难。因林而建、因林而兴、因林而名的城市,难道要因林而衰?不解决制约国有林区发展瓶颈问题,就无法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就无法实现国有林区的持续稳定,就无法实现国有林区职工脱贫致富。伊春市将破解难题的途径落在了实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上。
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确保林区稳定
2006年4月29日,伊春市拉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序幕,按照“远封近分”的原则,将浅山区林农交错、相对分散、零星分布、易于分户经营的8万公顷国有商品林作为试点林地,按每户5—10公顷的规模,交由林业职工家庭承包经营和林木资产流转。
实行严管资源。为遏制林区木材超采严重的现象,伊春市提出“再困难也决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也决不以拼资源换取暂时的利益,再困难也决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的口号,果断做出在境内全面停止采伐天然红松林的决定,加大严管资源保护力度,强化采伐限额管理,使资源向管严、管住、管好的目标迈进。仅这一措施,就给国家创造了上百亿的生态价值。木材价格持续上涨,财政增收17%,职工平均工资也上涨到414元。
改革稳中求进。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伊春市将承包经营主体确定为林业职工,领导干部不得参与,外部投资者暂不进入。在充分考虑职工不同状况的前提下,出台了通过拖欠工资及费用抵顶、分期付款、林业局借款、股份合作经营、未参与林改职工预留林地等办法,确保职工通过林权制度改革脱贫致富。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林权流转,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全市未发生一起因林地承包上访的案件。
增加就业机会。伊春市把8万公顷国有商品林承包给家庭经营,8000多职工成为林地的经营者和使用者。同时,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菌、林药、林果及特色养殖等林下经济,扩大安置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幅度增加家庭收入,从而解决了职工“山上有树,兜里没钱”的问题。到2006年年底,伊春市从事林下经济的职工已达到14.6万户,从业人员达34.2万人,户均年纯收入1.4万元,人均年收入超4000元。仅乌马河林业局2006年林下经济产值就达到9077万元,转移劳动力2000多人。
化解社会矛盾。为保证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伊春市抓排查、搞调处,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在全市21个县(市)区(局)乡镇(街道)、村(屯)建立健全了“调访一体化”三级调解网络。积极开展排查化解工作,自下而上分层面不间断组织矛盾纠纷排查,特别是对林地纠纷、农林纠纷和林木纠纷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排查出的矛盾按照“属地管理、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统一建立台帐,集中组织调处,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构建防控体系。伊春市把依法打击各类犯罪,特别是盗伐林木犯罪作为重点,加大打击力度,定期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同时,积极构建治安防控体系,搭建起了具有治安防控快速反应能力的防范平台。在社会防范上,将3584名公安干警充实到第一线,加大巡护密度,提高见警率。在社区防范上,建立2226名专职治安员、6536名兼职治安员的队伍,预防和减少居民区的撬盗案件。在企业内部防范上,以保安、经警为防控骨干不断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实力度。在农村和林场所,全力推广治安承包责任制,有效地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过去护林防火主要靠林政、公安、森防等部门,现在承包给个人,承包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看管林子,形成了“处处是护林的哨所,人人是护林的哨兵”氛围。林权制度改革以来,5个试点林业局承包的经营林地未发生一起林地盗伐案件和森林火情、火警。
人定心、树定根,林区面貌焕然一新。林权制度的改革激活了机制,盘活了资源,搞活了经济,稳定了社会,林区面貌焕然一新。林权制度改革,打破了林业国有国营体制,广大林区职工踊跃投身到国有林承包经营中,大力发展家庭经济,搞活林下经济,从而使“林”活起来,产业兴起来,职工富起来,林区家庭和睦、人心稳定。乌马河林业局承包职工蒋永彬说,以前没事就打麻将喝酒,打架闹事,媳妇唠叨,家人操心。自承包林地后,没时间干别的,有空就去侍弄林子,全家人都忙活起来了,真是“一人承包,全家上岗”。人心安定,促进了“小家”的和睦,家庭和睦堆积了“大家”的平安,“大家”和谐融合了“林区”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