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9日电 近50年来,我省高血压患病率增高了3倍,特别是近9年来增幅明显,由17.06%跃升到25.69%;与此同时,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35-45岁人群患病率高达22.92%。这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历时近50载完成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得出的结果。
在该研究所著名学者、附属一院心内科年逾八旬的老教授傅世英带领下,科研人员分别于1958、1979、1991、1999和2007年共5次在黑龙江省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5岁以上的城乡29967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从1958年到2007年,本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由8.26%增至25.69%,50年来增高了3倍;高血压患病率增速自1991年开始加快,1999-2007年,省内高血压患病率由17.06%骤增至25.69%,为50年增长最快阶段。
调查显示,本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年轻化速度加快,1991年35-4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8.94%,1999年已高达20.47%,到2007年增加到22.92%。青壮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生是遗传、代谢紊乱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多因素独立或相互作用的结果。
调查发现,本地区高血压患者中,体重指数每增加3,男女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分别增高50%和57%;体重每增加3.7公斤,男女高血压发病危险分别增高35%和38%。
调查表明,受教育程度与高血压患病率相关,其中,低于小学文化程度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45.44%;其次是小学文化者,为34.81%;大学本科学历者患病率最低,为18.15%;而高中、中专和专科学历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居中。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整体文化素质高的人群饮食失衡、超体重、吸烟、饮酒等血压不利因素较少。
不容忽视的是: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目前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48.90%、25.33%和4.32%,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提示,高血压的防治应抓住重点人群,尽早发现其危险因素及发病规律,以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