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日电 随着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完成并在全国推广,支票的使用终于打破了地域限制,6月25日个人支票实现全国通用。这也标志着除现金、银行卡之外,个人支票这第三种结算方式日趋成熟。
但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市的一些银行、商场等地采访了解到,银行尚不能办理个人支票业务,一些持有个人支票的外地人也无法在本埠消费。
银行不办理商场不接受外地人持票在哈花不出
个人支票在全国推广使用的第三天,记者走访了哈市几家银行,采访中发现,这些银行都不办理针对市民的个人支票业务,令一些市民失望。
在尚志大街上的一家建设银行,“结算业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知道个人支票这项业务,但目前银行还只是针对个体户开展支票业务,普通市民还不能办理个人支票这样的业务。
工商银行田地支行值班的一位业务经理告诉记者,现在该行开展的均是针对单位的支票业务,没有个人支票业务。在田地街的中国银行,记者询问了几名工作人员,他们都表示还不能办理这项业务。
做期货生意的哈市市民张录告诉记者,因为生意的原因经常往来于深圳和哈尔滨之间,每次带现金不方便。“听说个人支票能在全国使用,非常高兴,可走了哈市几家银行都办不了。”他感到很遗憾。
记者在哈市一些商场了解到,几乎没有接受个人支票的。一家商场的财务总监黎婉说,接受单位支票还需要认真审查,个人支票更不敢接受,一旦出问题,利益受损的只能是商家。据悉,一些持有外埠个人支票的消费者,在哈市的一些银行及消费场所暂时还无法使用。
一位银行的工作人员说,个人支票业务虽然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但因地域环境、需求、信用等问题,在哈市开展尚需时日。张录说,在深圳消费者开出的个人支票只要经过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特别配置的POS机的验证之后,即可跟信用卡一样完成付款程序,非常方便。“哈尔滨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信誉环境,与全国接轨。”近一两年,由于社会的需求和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大,个人支票在一些城市中被陆续推出来,而且颇受市民欢迎。
信用问题是关键良性体系需建设
记者从哈尔滨市一些商家及银行系统了解到,个人支票遇冷的主要原因,除了需有必要的审批之外,最担心的就是信用问题,万一出现“空头支票”或“变造支票”,受损失的不仅是商家,还有银行,在全面征信系统建成之前,这种担心是不可避免的,而时有发生的相关案件也使人们更加警惕。
工行哈尔滨分行的有关人士介绍,深圳、北京、上海等地使用个人支票,商家也要看到支票上有钱才能付货。哈市一家商场的老总说,在个人信用不发达的情况下,推出个人支票业务,如果没有良好的信用体系做保障,商家是不会接受的。据了解,哈市一些商场检验支票的真伪终端设备都不尽完善,导致商家对个人支票业务不感兴趣。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董鸿扬认为,国外个人支票畅行无阻主要得益于良好的信用环境。哈市个人支票业务能否顺利开展,还要看经济环境和需求是否允许开办这样的业务,持票人的信誉能否使这个业务开展起来,同时,对于不守游戏规则的人,是否有相应的处罚法规。
目前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已运行一段时间且实现了全国联网,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将为个人支票的使用创造更完善的环境。
全国通用有助升温个人支票迟早要上
记者了解到,上海、广州、南京等许多城市,申办人需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经济能力,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以1万元为起存点。款项存入后,银行即可向存款人发售支票,有的城市还对申请人进行一些资信调查。“个人支票使用不仅说明这个地区的经济环境良好,而且也是城市在贸易往来中的‘身份象征’。软环境畅通,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哈市一些市民如是说。
金融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社会信用基础薄弱,个人支票环境仍未成熟,大多数消费场所还不接收个人支票,个人支票的推广存在不少阻力。但随着支票在全国的通用,使用支票的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大额支付的用户,支票业务更将成为其首选,个人支票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各银行应充分发挥个人支票在主动付款领域的优势。
随着使用个人支票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个人支票在居民主动缴纳水、电、煤气、电话、学费等费用时具有较大优势。
我省一些银行透露,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用户的需求,会考虑开展个人支票这方面的业务。“因为全国通用,不能让持个人支票的外地人在本埠受阻。但什么时间实行,还需要慎重行事。”一位银行的负责人说。
关键词
个人支票
就是“个人签发使用的支票”。它与目前企事业单位签发使用的支票没有差异,只是使用主体不同。个人支票可即签即付,不受商户硬件条件限制,也无需找赎;可以用于支付现金,用于转账,也可背书转让给第三人;个人支票结算账户存款还可以按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利息。目前,个人支票是国际通用的支付手段,在国外银行中是一项基本业务,普通老百姓经常使用个人支票来支付税款、水电费等日常支出。1977年在上海徐汇区就有了我国最早的个人支票的雏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的多家银行已陆续开展“个人支票”业务。
2006年1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河北、深圳等六省市试点运行,这六个省市率先实现支票通用。今年6月25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全国推广使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签发的支票将结束同城使用限制,实现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