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9日电 由哈尔滨市总工会、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全市第十届技术运动会,近日进入通用工种的实际操作决赛阶段。与往届相比,本届技运会在命题标准、试件的确定、参赛徒手技术等级与年龄结构,高技能人才参赛人数比例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
“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
本届职工技运会自今年3月开始,经历了3个多月的初赛选拔,在全市共设立了37个赛区,50余万名选手在22个行业、44个工种(岗位)上展开角逐,规模为历届之最。
据了解,以往哈尔滨市技工培训一直沿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靠的是在实践中日积月累的经验。这种“经验型”技工对学历要求不高,大部分是初中学历。但参加大赛决赛的1407名选手中,中专学历的占三成,大专、本科学历的占三成。
据介绍,哈尔滨市技工队伍逐渐由“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是因为新技术、新设备的引用,对工人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摸着石头过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培养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随着各企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哈尔滨市技工队伍的“门槛”也逐渐提高。
高级技工年轻化趋势明显
高级技工趋于年轻化,也是本次大赛的一个特点。据了解,在哈尔滨市过去技工比赛中,40岁以下的技工占到八成,40岁到45岁的技工占两成。而在此次大赛中,以刚刚结束的车工和铣工实作决赛为例,参赛技工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24岁,30岁以下的占50%以上,平均年龄33岁,年轻技工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哈尔滨市高技能人才中,35岁以下者已由2002年的19.2%上升至目前的35.7%。
记者从劳动部门获悉,为适应日益发展的科技需要,至2009年末,哈尔滨市还将通过在岗培训、名师带高徒活动、技运会、各种岗位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大批年轻技工人才。
女技工在决赛中崭露头角
在历届技工大赛中,参赛选手几乎都是男技工。在近几年的技工比武大赛中,参赛的女技工明显增多,打破了通用工种只有男性的性别壁垒。本届比赛中,哈飞公司车工韩英波,不仅从众多男技工中脱颖而出闯入决赛,并在理论考试中取得了满分,成为哈尔滨市历届“技运会”首次理论比赛获得满分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