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追责制度模糊 张嘴马葫芦“吞人”到几时
2007-07-20 09:16:04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邢光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0日电 媒体近日陆续报道了多起无盖马葫芦“吞人”“吞车”问题,很多出事马葫芦找不到产权单位,许多读者疑惑,哈尔滨市马葫芦不是全部“上户口”了吗,无主马葫芦究竟有多少?记者调查得知,由问题马葫芦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8%,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哈尔滨市马葫芦管理存在四个“模糊”。

  数量模糊。连日来,记者找到规划、建设、道桥、城管热线12319等部门,没有一家能说清全市马葫芦的数量。据市检查井监督检查办公室介绍,2004年有关部门曾调查,全市有20万个马葫芦,但无主马葫芦数量不清楚,现在这个数字肯定不准确。一是城市道路、住宅小区逐年增多,马葫芦也相应增多;二是大中型企业破产增多,企业破产前监管的住宅小区马葫芦成了弃管或无人管的马葫芦;三是建管未交接的马葫芦增多。

  产权单位模糊。据市检查井监督检查办公室介绍,哈市马葫芦涉及供水、排水、供热、通信、燃气等16家单位。业内人士透露,马葫芦产权单位不止16家。“吞人”“吞车”马葫芦80%是无主马葫芦,因找不到产权单位,受害人大都自认倒霉。有关人士认为,哈尔滨市马葫芦监管面临一个严肃课题:多家单位监管一个马葫芦,经常出现谁管谁都不管,监管体制缺失,滋生了问题马葫芦不断“吞人”“吞车”的事故。

  跟踪问效模糊。本报近日曾三次曝光上海街两个问题马葫芦,在有关部门的追问下,两个马葫芦昨天才维修补盖。上海街问题马葫芦跟踪问效为何如此缓慢?城管热线12319说没有接到举报,不清楚具体位置;爱建社区的爱达置业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说,该马葫芦是市政检查井,不归他们管;建设局有关部门说,该路建管没交接,还得由“爱建”负责。记者再次找到市检查井监督检查办公室,问题才得到解决。

  追责制度模糊。目前哈尔滨市问题马葫芦追责制成了一纸空文,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是有关追责文件条文规定简单、追责项目不明确、操作性不强。据市检查井监督检查办公室介绍,哈尔滨市去年11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检查井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但12319热线年初至今接到问题马葫芦举报904起,问题处理后竟无一家产权单位受处罚。对什么样的问题马葫芦产权单位“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情节严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在媒体曝光”,没有具体规定。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