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以新代老遏制“三高” 寒地黑土上“绿色保险”
2007-07-20 11:36:3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欣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0日电 绥化是我省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遏制“三高”,对绥化发展安全、绿色食品产业有特殊的意义。农业大市如何节能减排?绥化出实招,为寒地黑土绿色产业发展上“保险”。

  叫停散烧原煤和稻壳洗浴锅炉

  今年,绥化启动洗浴锅炉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叫停散烧原煤和稻壳的洗浴锅炉,洗浴锅炉一律禁止散烧稻壳,取而代之的是以高科技环保新炉型和使用型煤、电、液化气、煤气、稻壳棒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新锅炉。

  目前,绥化洗浴锅炉必须具有环保、安全、质检等部门的许可证,否则工商、规划、建设等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洗浴锅炉要有专用烟囱,要求其高度要高出附近建筑物3米以上。

  整改后的烟尘、噪声排放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使用锅炉技术落后、无安全保证、超期未检或超期服役应予报废的都将被停止供电、供水,并拆除污染设施、吊销营业执照等。

  集中供热改善大气环境

  绥化过去分散式锅炉热效率较低,能源浪费;大气环境严重污染,不利百姓身体健康。冬季, 537台锅炉、 438座大烟囱,加之平房居民自用土锅炉,使二氧化硫、总悬浮物、氮氧化物浓度都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去年热电项目联产项目开栓供热,绥化市区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到283天。

  热源是城市工业发展的一个基础和硬件。有了工业气源,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投资者节省了投入,对城市招商引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长远基础。

  绥化市目前正在建设和拟建的热电联产项目有4个,2007年集中供热面积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拉长产业链走循环之路

  玉米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纷纷落户绥化,解决了大苞米销售难的老大难问题,带动了农民增收。承接了企业,会不会也承接深加工带来的环保问题?

  为把好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审批关,绥化市清理纠正了用电、土地、税收、规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按规定予以淘汰;对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与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相悖的“土政策”规定,予以废止和纠正,特别是取缔了各类保护性的牌匾。

  明水格林在设计时就考虑到把生产流程中用过的90℃高温热水、冷却设备后变温的水混合后循环利用来烧锅炉,不仅用水量大大降低,更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用煤量。这个企业还投资1000万元改造“消化不良”的锅炉,新建节能锅炉项目。

  肇东市的成福集团,其主打产品是味精,而味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离交尾液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个企业去年投资上马了生产10万吨赖氨酸有机与无机复合肥生产线,将生产味精过程中产生的离交尾液通过糠醛渣吸附,再加入成品化肥,经造粒而成绿色环保肥料。

  仅今年,绥化正在建设秸秆发电项目2个,木塑复合板项目3个,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2个。这些节能、环保、生态型项目的开发建设,拉长了产品生产链条,实现了循环使用资源。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