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日电 今年入夏以来,鹤岗市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旱情。该市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在各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重点实施六大举措,通过科学统筹、科技加盟抗旱工作,截至目前,鹤岗市保住了9万亩高效经济作物,解决了17万亩水田渴水问题,缓解了38万亩旱田旱情。
进入6月份以来,鹤岗市出现了“夏旱连伏旱”的局面,水稻抽穗比往年提前7~10天;旱田受旱严重地块作物已经枯死,玉米大部分地块植株矮小,无雌穗,雌雄不同步,大豆落花、落荚严重。截至目前,全市受旱面积已达209.58万亩(旱田186.94万亩,水田22.6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3.66%。在受旱的旱田中,轻旱8.27万亩,重旱99.38万亩,干枯59.29万亩。在受旱的水田中,轻旱13.64万亩,重旱3.5万亩,干枯5.5万亩。
据农业专家和气象部门预测,此次旱情将导致鹤岗市粮食减产5.64亿斤,市郊和萝北重旱面积有30%绝产,形势十分严峻。
鹤岗市的旱情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鹤岗市委、市政府从农委、水利和农机等部门抽调了6名处级干部和18名技术人员,成立了3个抗旱督查指导组,组建了21支工作队进入乡镇,做到了每乡有一名处级干部,动员督查指导农民群众采取抗旱保苗措施,全力开展抗灾自救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抗旱资金3483万元,新打抗旱井1923眼,启动维修机电井6200眼,购置喷灌设备500台套,购置“旱立停”等抗旱药剂5.6吨;购置“三七”高炮17门、火箭架8架、炮弹1000发、火箭弹200发。基本上做到了取水有井、提水有泵、输水有管、喷水有机、降雨有炮。
鹤岗市在抗旱过程中注重科学地统筹谋划,多措并举,积极调动科技力量,尽最大努力抗旱保苗。第一,积极调水。从域内的五号、细鳞河和小鹤立河等几座水库向灌区紧急调水3470万立方米;跨流域调水,开挖引渠27公里调3座泡沼水入石头河,开挖引渠15公里调梧桐河水入石头河,同时动用石头河沿线工矿企业自备井200眼向石头河抽水,共调水80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石头河灌区1.4万亩的渴水问题,占灌区水田面积的82.4%。第二,抢打各类抗旱井。采取打井补贴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抢打抗旱井,每打一眼机电井,萝北县补助2000元;东山区补助1000元;绥滨县补助500元。目前,已在旱田区打井1698眼,水田区打井225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旱情。第三,沿江修建临时泵站提水。萝北县在沿江建立临时泵站50个,提黑龙江水进行灌溉抗旱;绥滨县启动4座沿江泵站,满负荷24小时为灌区补水,并在保证自身灌溉的同时及时向周边地区补水。第四,突出抢保重点作物。对绥滨县烤烟、萝北县和东山区蔬菜及北药等高效经济作物实施了有效灌溉;力保种子田和水田;力保苗好苗壮地块的旱田。第五,大力推广节水措施。第六,喷施抗旱药剂减少蒸发。萝北县紧急从外地购置5.6吨“旱立停”抗旱药剂,免费为农民发放,对35万亩大豆进行及时喷施,减少水分蒸发,延长作物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