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说明】一老者翻越马路隔离栅栏。 |
||
|
||
【图片说明】闯红灯者在车流中穿行。 |
||
|
||
【图片说明】众多行人乱穿马路。 |
东北网8月7日电 题:有多少人不会“走”路?——目击哈市街头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
开栏的话
哈尔滨是美丽的,但在美丽的街市中还时时出现不和谐现象:在一些地方,环境脏乱、设施残损、秩序混乱;哈尔滨人是文明的,但文明的主流下还时时出现丑陋的行为:乱丢垃圾、乱闯红灯、语言粗俗……种种不文明言行、不和谐现象,与这座现代大都市很不相称,与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的“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格格不入,与全市人民期盼并为之努力的和谐社会相差甚远。为此,本报从今天起开设“鞭挞丑陋增强自律共建和谐”专栏,集中对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尤其是与“三个适宜”理念相悖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不和谐现象进行监督,以引导广大市民更加自觉地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城市形象意识,进一步提高人民城市人民建设、人民管理、人民共享,城市家园形象人人代表、人人维护、人人自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共同为建设“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而努力。
6日,记者到哈尔滨市多个地点进行调查,发现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依然比比皆是。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交通秩序,也让城市形象受损。
【现象一】
不走过街斑马线,突然横穿马路
目击地点:道里区经纬街沿线
目击时间:13时至13时20分
13时05分,记者在经纬街市公安局门前路段看到,一对中年夫妇手挽手、肩并肩地顺着路边向前走,在距离斑马线不远处,二人突然左转横穿街道。记者乘坐的车辆离他们虽有一段距离,但司机还是被他们突如其来的转身吓了一跳,立即刹车,放慢车速。中年夫妇边走边聊,对这一切置若罔闻,悠然地从车前经过,如入无人之境。司机无奈地说:“我们最怕也最厌恶这种突然横穿马路的人。”
记者从经纬街由北向南行至海城桥口路段约20分钟时间里,粗略统计有20余人不走斑马线横穿街道。在其他区域一些宽阔的街道,有些行人甚至把路中央的双实线当作人行线,长时间走在上面寻找过街机会,在车流中见缝插针。
【现象二】
无视信号随意过街,机动车道人车混行
目击地点:火车站周边、大直街
目击时间:13时30分至13时50分
火车站广场。龙运宾馆门前的春申街上,不少行人无视人行信号灯随意过街,行人游走于车辆之间,致使这一车流量大的路段车速极其缓慢。在沪士大厦门前转弯处的机动车道上,人车混行现象十分严重,很多行人在机动车道上“散步”甚至逆行,有的行人干脆在机动车道上伸手打车,开门就上。
在大直街与贵新街交口处,两名学生不顾刚刚变成红色的人行信号灯,依然冲向对面,被车流截停在道路中央,进退两难。一老者从市骨伤科医院出来过街时,恰好信号灯变红,但老人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缓慢地继续向前行走,交叉方向的车辆只好等老人走过去再起动。
【现象三】
行人走上立交桥,路中护栏随意跨
目击地点:文昌桥、宣化街
目击时间:14时、17时40分
14时许,记者乘车行至文昌立交桥,该立交桥只允许机动车辆通行,不允许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行,但记者先后看到有两名行人在桥面上行走,机动车辆快速擦身而过,行人边走边向后望驶来的车辆,有些战战兢兢。
在文昌街南岗区电业局门前,一扮酷男青年戴着墨镜纵身一跃,轻松跨过道路中间的隔离护栏,大摇大摆走过车行道,此路段车速极快,如果有车辆驶来,很可能躲闪不及。
【管理者说】
行人不走“正道”加重交通拥堵
据太平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凤山介绍,行人安全意识薄弱和缺乏交通常识是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主要原因。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主要包括走路不看信号灯、横穿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和过街设施、钻跨护栏等。这些不文明交通行为在各条道路随处可见,尤其在城乡接合部,不文明行路者有时能占行人的80%。行人是交通参与者的重要组成群体,由于他们不文明行路,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一些路口发生拥堵、路面车流缓慢等与行人不行其道有着直接关系,且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不乏因行人不文明行路引发的交通事故。在一些繁华商业地区,行人不文明行路现象更加突出。
据了解,哈尔滨市曾对交通违章行人实施过处罚措施,但很多行人根本不配合,甚至发生谩骂、殴打执法人员事件,“执法难”让这项措施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交警部门根据路况和交通参与者的需要,每年都增设人行过街信号灯,但对于不文明行路者来说,这些信号灯只是摆设而已。
●编辑点评 多走几十步就是文明人
在幼儿园就学过怎样过马路的人们,不会走路是假,不愿遵守交通法规是真。车流面前乱穿马路、闯红灯,于己险象环生,于人妨碍通行,于城市破坏形象。成群结队的人交通违法并习以为常,便是城市的丑陋。
严管严罚是个办法,却是无奈的下策,上策是靠每一个人自觉守法。其实,这并不难:红灯面前,多等上几十秒;斑马线附近,多走上几十步,人便是文明人,城市交通便是文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