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动漫教育创新论坛在哈举行 九专家畅谈动漫教育与创新
2007-08-20 10:08:3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田野 朱蒙 刘钢 王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0日电 首届中国国际青少年动漫周教育创新国际论坛昨天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环球剧场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动漫人才培养计划委员会主席柳斌作《读书与思考》的主题演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朴逸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副市长张显友出席论坛。

  参加本次论坛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针对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就如何发展创新型动漫产业、如何培养动漫产业人才等方面内容进行主题演讲,并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朴逸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哈尔滨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动漫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动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动漫产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动漫企业进驻,推动了哈尔滨市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希望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以自己的智慧、知识和宝贵经验,帮助推动哈尔滨教育事业和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

  专家访谈:

  动漫创作者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访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 柳 斌

  柳斌在主题演讲中阐述的观点是,从事动漫产业人员,要注重读书与思考,通过动漫产品来宣扬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发展动漫产业时,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是不要跟在别人的后面。从事动漫产业的人员,要扎根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通过读书与思考,发掘并创作出具有我国特有文化精神的动漫作品。

  中国有5千年的历史,这对于我国动漫产业来说,有着别国不可比拟的优势。用创新的思维来创作、发展我国的动漫作品,让其在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具有时代的明显特征,只要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我国青少年心里需求和审美需求的作品。

  在千所中小学普及动漫知识———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肖永亮

  肖永亮在主题演讲中阐述的观点是,动漫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彰显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对拉动本国创意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动漫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经济的三要素是艺术天赋、技术实力和包容环境,说到底,是人才的培养。

  肖永亮建议,动漫人才的培养要尽早抓起,他提出了一个“中小学动漫培养计划”,在千所中小学校进行实验,低调普及动漫知识,加大师资培训,为大学教育做好铺垫。中国青少年动漫人才培养的任务,就是培养广大青少年对动漫的兴趣,进而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

  高校招动漫考生看重综合能力———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 廖祥忠

  廖祥忠在主题演讲中阐述的观点是,通过科学的选拔机制,培养人文为本、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具有创新型能力的动漫从业人员。

  廖祥忠说,在选拔考生时,要看考生是否具有一定的素描、速写、色彩等美术功底。要进行命题考试,看考生是否具有创作能力。要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

  对进入学校的学生,学校将对学生技术掌握、艺术创作、人文学识进行重点教育。从而实现并培养出具有创新型能力的动漫从业人员,为我国动漫产业服务,创作出更多青少年喜欢的动漫作品。

  实现“学、研、产”一体化———访中国动画协会副会长 李 捷

  李捷在主题演讲中阐述的观点是,目前,中国动漫由艺术事业向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

  现阶段的中国动漫产业呈现出某种复合型的胶着态势。针对此种情况,要促进国有动漫机构转制重组,推动现代动漫企业制度建立,培养动漫产业人才,实现“学、研、产”一体化的推进,探索动漫产业发展的中国模式。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给动漫产业带来的影响,李捷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要积极引导新媒体进入动漫市场,使动漫产业向信息化、知识化转变,让其向高科技领域突破,实现经营的产业化,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动漫最需要的四种人才———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彭吉象

  彭吉象在主题演讲中阐述的观点是,中国动漫现在最需要的无疑就是两个字——人才,具体来说主要分为四种:策划人才、创意人才、高层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

  在产品策划方面,我国的动漫产品面临着形象老化的窘境。应引进一种整合营销的传播策略,推动市场的细分,形成规模化和互动化的传播模式。

  他建议处理好四种文化的关系,即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大众与精英、外来与民间,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最后,他说到,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普遍缺少想象力的情况,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中小学的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动漫舞台剧逐步产业化———访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 周予援

  周予援在主题演讲中阐述的观点是,动漫思维,简言之,就是新颖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天马行空般的思维。

  随着信息时代和娱乐时代的来临,动漫舞台剧所追求的第一目标是娱乐,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需要在让观众得到极大快乐的基础上,获得更高层的教育,获得美的初步认识。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动漫舞台剧”作为文化部直属国家级的剧院,理应以优秀的、制作精良的、市场化的、崭新的、具有真正动漫游戏思维的动漫舞台剧目引领并推动全国动漫舞台剧事业的发展,并逐渐开拓衍生产品,成为产业化、国际化的中国动漫舞台剧龙头剧院。

  漫画迷追捧中国式幽默漫画———访漫友文化传媒机构出版人、漫友杂志社社长 金 城

  金城在主题演讲中阐述的观点是,我国漫画发展,已经由以往的国外漫画唱主角,进而发展为中国式幽默漫画为主导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开始日渐显现出强势。

  我国漫画受众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群体:12岁以下、12岁以上到18岁、18岁以上。在群体划分的基础上,我国受众在喜欢漫画的偏好已经和国外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国内,我国受众最喜欢的漫画是以彩色为主分镜头漫画。

  我国漫画杂志已经涌现出富有创作才华的青年一代漫画作家,这些漫画作家有的不仅享誉国内而且开始走上国际,被国外漫画专家认可,受到国外漫画迷的追捧。

  帮学生培养21世纪新技能———访Inter中国北方区总经理 王智聪

  王智聪在主题演讲中阐述的观点是,我们的教育事业要帮助学生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技能,包括读写的技能,沟通的技能,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等。

  我们可以认识到新技术对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基于此,英特尔公司提出了一个“1:1(learning)的学习模式,即一个学生与一台计算机,通过连接因特网来学习,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学习的环境,不受时间或是地域的限制。

  同时,英特尔公司投入大量资金,通过产品升级和价格更新等手段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努力建设数字教育美好的明天,为探索动漫的创新之路作出贡献。

  投1000万美元支持教育———访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教育行业副总经理 左京允

  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自2005年5月20日开始,由中央电教馆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微软在未来五年内投入1000万美元,用以支持中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重点将放在农村和边远地区。

  各校的创新活动使广大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创新应用活动的初步成果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了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促进了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缩小了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