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6日电 双鸭山市集贤县兴安乡和平村农民王金增近日领到了县里发放的价值4000元的饲料补贴,他决定今年把可繁母猪由20头发展到80头。双鸭山市把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计划3年内新建50个千头二元种猪场,带动农户10000户,努力实现户均增收4.5万元的目标,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250万头。
目前,该市生猪养殖小区已发展到69个,规模养殖场235个,专业户3950户,年可出栏生猪179万头。近期恢复了现有的24个空栏的种猪生产场,新增可繁母猪达到1万头,计划新建20个生猪养殖园区现已建成9个。
针对今年旱灾严重,生猪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双鸭山市紧紧抓住国家扶持生猪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生猪市场价格走高的契机,把生猪养殖、畜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生猪产业推进组,研究制定了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论证优良种猪基地和生猪产业发展,共商畜牧发展大计,形成通过畜牧业产业发展一年补歉增收、二年形成产业化规模、三年实现主辅换位的思路和共识。
集贤县投资3亿元建设的四川长林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目前完成投资8000万元,基础工程已进尾声,今年年底前形成年屠宰加工100万头生猪的生产能力。禾丰牧业、天一饲料等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已形成4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作为省重点种畜场的双鸭山市双兴牧业有限公司与美国华多公司合作成功,将首批引进全球知名品牌的种猪300头,预计明年5月生产出第一批优质商品猪。
针对今年历史罕见的旱灾,这个市还实施了农业损失牧业补的抗灾促增收战略。全市金融、财政、发改委、农业开发、再就业、扶贫、物价、商务等部门资金捆绑使用,支持受灾农户发展畜牧养殖。对发展生猪养殖生产的受灾农户,每头生猪给予500元贷款用于购买仔猪,市财政每头补助50元,县、区、乡财政每头补助50元。协调金融部门对新补栏母猪每头给予1000元贷款,市财政给予半年期贴息。通过政策支持、金融扶持、政府补贴和技术服务提高生产和保障水平,逐步形成专业化程度高、覆盖面积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生猪养殖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