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托起垦区经济“半壁江山”——黑龙江垦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纪实
2007-09-03 11:15:18 来源:三农在线  作者:侯昭纯 徐国春 谢振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3日电 题:托起垦区经济“半壁江山”——黑龙江垦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纪实

  从1947年11月1日黑龙江垦区第一个畜牧场———萨尔图种畜场诞生,垦区畜牧业整整走过了60载风雨历程。农垦人用勤劳和智慧在共和国畜牧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十五”以来,垦区大力发展“两牛(奶牛、肉牛)一猪”为主的畜牧业,畜牧业增加值由10.3亿元提高到36.6亿元,翻了近两番。2006年垦区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8.7万吨、5.3万吨和93.6万吨。畜牧业已经成为垦区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以完达山乳业、北大荒肉业、北大荒牛业等为标志的垦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形成强劲的产业拉动力量。目前垦区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达到1400万吨,年处理鲜奶能力77万吨,生猪屠宰能力500万头,不仅具备了加工转化垦区全部农畜产品的水平,同时牵动和辐射了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发展。

  北大荒人在创造了现代畜牧业发展高速度的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奉献出绿色、安全的放心食品。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的北大荒肉业集团公司,全套引进世界领先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2005年北大荒牛业有限公司建成年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生产线,完全按照欧盟和美国农业部确定的标准设计,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屠宰加工设备,生产的“绿色肉”出口到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

  垦区过去有大小奶粉厂40多家,多数奶粉厂经营困难。为振兴垦区乳业,垦区实施了以“完达山”为龙头的名牌牵动战略,2000年通过收购、控股、租赁等形式完成了与垦区及省内28家乳品企业的重组联合,企业每年为养牛户兑现奶资4亿多元,“完达山”成为国内驰名品牌。

  2003年,在宝泉岭分局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年屠宰加工能力200万头的生猪屠宰加工厂,组建北大荒肉业集团公司,使该区域的生猪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建成年出栏1000头以上商品猪养殖小区150多个。投资1.9亿元建设的年屠宰肉牛10万头的北大荒牛业有限公司拉动了分局内12个农场和周边地区肉牛养殖业发展,去年这个分局肉牛饲养量达29.2万头。

  为了打牢垦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垦区每年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4亿元左右,使畜牧业发展的“硬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目前,全垦区已建成各类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284个、家庭牧场小区22886个。同时还建成一批千头规模奶牛、万头规模生猪的标准化养猪小区。

  据统计,近3年垦区用于防疫体系建设投资逾亿元,投入超过前20年的总和。2005年各农牧场自筹资金改善740个管理区防疫所的基础设施。目前垦区已建立各级动物防疫站(所)855个,有80%的管理区防疫所达到了“两室”(诊疗室、办公室)、“六有”(药品柜、器械柜、常规器械、常规药品、工作服、保定栏)的建设标准。

  为了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海林农场用牛粪的生物质能生产沼气,探索出了“养殖小区-沼气生产-有机种植-养殖业”的循环式清洁健康养殖模式,大型沼气站的建成运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千家万户用上清洁新能源,改善了生活、生产环境。

  回眸辉煌60载,北大荒人深感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到2010年畜牧业发展目标是:年畜牧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40%。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