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真爱与责任——记佳木斯第二中学教师宋维威(上)
2007-09-04 09:52:0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高永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4日电 一次平常考试,一个学生没来。这看似正常的事,班主任老师却看出不正常。“一定是出事了”,她敏感地意识到。

  这一敏感,来自对每个学生的了解,来自对学生的爱与责任;这一敏感,救了煤气中毒在家的缺考同学一家三口的命。也让我们有机会认识,26年如一日,崇德励志,爱生如子,敬业精业,赢得了学生和家长无限崇敬和爱戴的佳木斯二中宋维威老师。

  “家长把孩子交给咱,咱就得负责任”

  今年3月31日7时30分,佳木斯市二中初三学年中考模拟考试开始了,可一向守时的孙传坤没到。正在监考的班主任宋维威得知后,立即拨通了孙传坤家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她立刻领着熟悉孙传坤的闫旭同学,骑上自行车一路狂奔。

  8分钟赶到孙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喊声过后,屋内传来孙传坤微弱的应答。“不好,可能是煤气中毒。”她一边吩咐闫旭砸碎玻璃让空气流通,一边拨打120求救。

  10分钟后,奄奄一息的孙家三口被送往中心医院。走出屋门,人们发现,一只狗已经死在了灶台旁。

  中毒太深了,及时抢救脱离危险后,为保证不留后遗症,还要进行吸氧治疗,这就需要一大笔费用。而孙传坤家靠卖烤地瓜维持生计,哪来这一大笔钱呢?宋老师立即向校领导做了汇报,并起草倡议书,市教育局领导和全校师生纷纷献爱心,仅两天时间捐款11000余元,孙传坤一家15天后痊愈出院。今年中考,孙传坤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

  事后,宋老师平静地说,遇到这种事,学校所有老师都会这样做,这是一名教师的责任。

 

  宋老师在给学生辅导。

  从教26年,做班主任23年,宋维威接手了无数个班。她始终要求自己,新班入学半个月,每个学生的脾气秉性她都能说得一清二楚,三个月内走完所有学生的家庭。有一名学生先后搬了10次家,每次的家庭住址她都掌握。(下转第二版)

  学生高洪宇喜欢上网,为了让他安心学习,父亲把家里的电脑拆了,而且一到放学时间就守在学校门口。有一天父亲到学校没有接到他,以为孩子又去了网吧,心里十分着急,就给宋老师打了电话。刚刚下班到家的宋维威顾不上休息,立即叫上丈夫和女儿,大海捞针一样在市区各个网吧寻找。忙到了半夜,才接到了高洪宇父亲的电话,原来高洪宇放学后走的是另一条小路回的家,并没有去网吧。宋维威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家长把孩子交给咱,咱就得负责任。”

  “做一个好班主任,必须拥有一颗真爱学生的心”

  冬日午后的一节自习课上,宋老师发现程金普的耳朵冻得红肿了,赶紧跑到药店买来一盒冻伤膏,小心翼翼地给他涂上。那一刻,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抬起了头。当宋老师直起腰时,教室里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史柔竺2005年患上了红斑狼疮,宋维威感伤不已。她含泪起草了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捐款。医院下达病危通知的那一天,宋维威精心挑选了十几种水果,想让小柔竺在弥留之际尝遍所有没吃过的水果。当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史柔竺苏醒后,发现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来了。班长把全班同学集资买的一个大布娃娃轻轻地放在她的胸前。小柔竺一边轻轻抚摸着布娃娃,一边慢慢睁开肿胀的双眼,仔细凝视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仿佛要把所有的人都记在心间。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动心灵深处”

  刚走上教师岗位时,宋维威也曾经不被学生所接受、甚至误解。她感到,只有实现情感上的交融,才能引起心灵共鸣,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为此,她从“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学生在哪里、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跟上)入手,总结出了心理疏导、因材施教、现身说法、社会实践、物质奖励、情感关怀、行为校正、个案处理等方法,坚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些方法有的虽然挺“土”,但针对性很强,特别管用。

  邹晓萌8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又患上了乳腺癌,家庭生活十分贫困,她变得敏感而自卑。宋维威很快发现了她的异常,发动全班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接触、关怀、帮助她,经常从家里拿衣服给她穿,为她添置学习用品。很快,晓萌就融入到这个温暖的集体之中。

  初三一班每名同学的书包里,都装有宋老师自己花钱购买的笔记本、练习册等,这些都是宋老师为激励学习热情而设置的小奖品;他们都能在宋老师组织的往届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中,得到生活启迪,获得学习方法;都能在假期到宋老师的联系点体验社会生活,增长实践经验。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