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问题大米”多流向工地食堂 米贩子:是收上来的“陈米”
2007-09-06 10:56:09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高龙彬 杨建平
东北网9月6日电 5日,出现“问题大米”的工地食堂负责人专程来本报说明情况,并承认,该工地在进货渠道上把关不严。他们承诺,将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对工地食堂彻底整改,今后严把米面粮油进货关,保证让工人食堂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该负责人说,“问题大米”事件被连续披露后,工地负责人召集分包食堂的建筑工头,全面调查工人食用的“问题大米”,并以要大米为由,邀米贩上门,向其调查所送大米的来龙去脉,以便还工人一个明白。
昨天,一曾经从事过粮食生意的米贩子向记者透露,这些“问题大米”多是从哈市周边郊区、乡下或城里居民小区挨家挨户收上来的陈米、陈面。有的米贩把米收购上来后,经过洗磨、重新加工,再统一包装,卖给工地。他举例说,有些发霉的米,经过加工后从颜色上根本看不出来,只是吃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有异味;而有的碎米虽然加工了,抓出一把还会是碎米粒。粮贩子收米时极力挑毛病压低价格,卖米时一公斤最少也能挣上七八角钱的差价,现在做收陈米、陈面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米贩说,有的工地一要就是十多袋,隔两三天就得送一次。
一在建工地的施工方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眼下,陈米、陈面、陈油流向建筑工地比较普遍。据他掌握,一早市卖油条摊位,每天炸油条剩下的油都有工地食堂来收。本报将继续关注建筑工地食堂“问题大米”,市民有线索可拨打热线:88583688。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