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4日电 “从开春到现在,我们吃的都是霉大米,听说这种粮食对身体有害,在工地上干重活不吃还饿,现在工友们都担心得一身病回家,请你们记者一定来查一查!”8月31日,在记者的热线电话里,一男子急促地跟记者反映:干活的工地食堂,老板给工人吃变质发霉的大米。
每天工作12小时,却吃霉大米
在电话里该男子说,他来自巴彦县农村,开春时,跟村里的熟人来到哈市一工地当钢筋工。每天工作从5时30分至18时30分,除了中午吃饭休息1小时,无论刮风下雨,全天12个小时都得在工地上干活。每天重体力劳动———搬钢筋、捆绑铁架子,双手磨出了大血泡。
他说,工地食堂吃的饭菜无营养、没油水,大伙都认了,即使现在天天吃土豆、白菜、茄子,也没有人挑。但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食堂竟然把一些发霉变质、有怪味的大米给工人吃。这样的粮食从开春吃到现在,有的工友已吃得肚子疼,更多的人开始担心身体会生病。为此,现在每天早晨食堂做的米汤,大家宁愿饿着也不愿吃了。可是中午,一天最关键的一顿饭,不吃就要挨饿。每天捧着打来的发黄变质、霉气扑鼻的大米饭,工人们实在难以下咽。据他介绍,仅钢筋工食堂就有六七十人吃这种大米,而整个工地有工人二三百人。
铁锅支就食堂,碗里米粒泛黄
2日11时30分,正是工地“饭口”。冒着大雨,记者赶到这家位于南岗区宣化街上、工程名称标为“宣化街平准街公建住宅”的建筑工地。从外面看,该工地正在起二层楼。透过紧锁的黑色大门,记者看到从工地上下来休息的工人们正纷纷端着茶缸、饭盆奔向食堂打饭。记者乘乱钻进大铁门,混进工人群中。位于大铁门一侧的一溜简易白房子就是工人食堂,这食堂其实就只有一口大铁锅。钢筋工、木工各自独立起灶。
往里走时,记者发现木工灶,一位40岁模样的男子端出用黑色大铁盒子蒸熟的米饭,走到在建楼房一层,随手把米饭倒在一个红色大塑料盆里,工人们纷纷从红盆里盛饭。记者亲眼见到盆里的米饭颜色泛黄,半黑半白的米粒夹杂其中。工人碗里的米饭,闻不到米饭香味。
记者问身边打饭工人:“这样的饭好不好吃,吃多长时间了?”工人们怕被“老板”看到,不敢搭话。趁着工人打饭机会,记者摸到最里边的第一个食堂。走进一看,不足10平方米的黑屋子里,土制的锅灶上放着一口黑色大锅,锅上没有覆盖任何东西,大葱、大头菜凌乱地丢在地上,进门靠墙的地方放着三袋大米,其中一袋开着口。记者从这个标着“长粒香”的红色米袋中取出一把大米看到,这些大米不是长粒,而是一些很小的碎粒。
据知情人介绍,这样的灶房,多数是由包工头承包的,为了省钱,他们有的从饲料厂或小贩手里收购来一些变质发霉的粮食。因得罪不起包工头,多数工人即使每天吃这样的粮食也敢怒不敢言。
“问题”大米被暂扣并送检
昨天,记者跟随南岗区工商分局芦家工商所的4名执法人员,对“宣化街平准街公建住宅”工地食堂进行了突击检查。
走进木工食堂、钢筋工食堂,执法人员现场对堆放在灶房里的7袋大米进行了检查。经查看,袋里的米很碎,里面还掺杂着黑粒,从大米的颜色来看,执法人员初步断定是陈大米。随后,执法人员找来钢筋工食堂一姓王的询问:“大米是从哪进的,给工人吃了多长时间了?”王某只是回答:“米是商贩送来的,一块二一斤买的陈大米。”当执法人员让其出示进货票据时,王某以“从来不要票据”为由,未提供进货票据。
最后,执法人员对“问题”大米进行了暂扣处置,并分别提取了大米样品,做进一步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