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0日电(贾晋璇 于敏 记者 雷蕾)父亲因心脏病住院,儿子不到医院照料,却乘机将老父的房屋进行清理和装修。老父病愈回家一看,已是“家徒四壁”。一气之下,父亲将儿子和儿媳告上了法庭。
去年10月,家住哈市平房区的辛某因突发心股梗塞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儿子、儿媳也没来看过几次,多亏老伴形影不离地在旁边细心看护才逐渐痊愈。2个月后,辛某病愈后和老伴高高兴兴地回家,进屋一看,却吓了一跳,还以为走错了门。原来满屋子的东西都不见了,连自己的衣物、日常生活用品也全都不见了。辛某和老伴第一个反映就是自己家遭小偷了,可转念又一想小偷也不能连不值钱的破烂儿都偷啊。辛某赶快找到邻居问自己家发生了什么事。这一问,可把辛某给气坏了。
原来,辛某的老伴是后老伴,但两人结婚十余年感情一直很好,就是儿子和儿媳对他这后老伴一直不太“感冒”,但两家人各过各的,面子上还过得去。但是双方始终有个心病,就是辛某现在住房的进户手续始终被儿子把着,老人要了几次都没要回来。这使得双方的关系进一步紧张起来。但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在他住院期间,儿子、儿媳竟然私自找了一帮人,把自己家里的东西卖的卖、扔的扔,据说扔东西就扔了好几天,又把房屋重新进行了简单的装修。
辛某找到儿子,要他赔偿自己的损失,并把进户手续还给自己。儿子说这是为了赡养老人,给老人一个好环境,自己没什么错,坚决不赔偿。老人看和儿子怎么也说不通,只得将儿子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辛某的儿子承认房产入户手续是辛某的名字,但是自己交的钱,进户手续现在自己手中,在给辛某装修房屋期间,除床、立柜外其余用品均被丢弃,但自己也购置了新的生活用品。
法院审理后认为,辛某的儿子、儿媳为父亲清理房间,属赡养老人的行为,但在清理前未与辛某夫妇协商一致,造成家庭矛盾,对此应付相应责任。辛某夫妇虽提供了被清理物品明细和估价,但无发票等证据证实物品价值,而辛某的儿子亦表示希望家庭和睦,愿意给付3000元作为补偿,法院予以确认。虽然辛某的房屋是其儿子交纳的进户费用,但房屋进户手续是辛某的名字,故其儿子应予返还。据此法院判决,辛某的儿子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辛某的房屋入户手续交付给辛某,并给付辛某30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