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1日电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7月末,全市城镇新就业7.4万人,其中新增就业6.82万人。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9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以内。
完善政策体系扶助市民就业
今年哈尔滨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由劳动保障、财政和银行等部门联合成立3个督导组,深入区、县(市),对哈尔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发放等重点工作进行检查、督导。1至7月份,全市为4.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其中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1.13万人,基本做到了应发尽发;为132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59.5万元;累计为5.41万人发放补贴4517万元。今年1至6月份,税务部门减免各项税收6160万元;工商部门减免办证、管理费用17.75万元;物价部门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58.7万元。
发挥社区职能实现无零就业家庭
去年年初,哈尔滨市制定下发了《哈尔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管理办法》,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措施,使当年认定的5986户零就业家庭,每户都有1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3796人、自谋职业677人、灵活就业1016人。
目前,全市共有36个社区达到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占市区内社区总数的7.3%。今年,哈尔滨市又把这项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为百姓办的10件实事之一,制定下发了《哈尔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实施方案》、《哈尔滨市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方案》等政策,通过“创造社区岗位就业一批、鼓励和依靠驻辖区单位吸纳一批、开展援助活动帮扶一批、加强技能引导培训一批、鼓励自谋职业落实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的工作措施,今年1至7月份,全市共安置零就业家庭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1.52万人。年底前,将基本实现无零就业家庭。
发展职业培训城乡统筹就业
经过近3年调整,全市技工学校由原来的47所减少为现在的40所,已初步形成以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和省级重点技校为主体,以行业办学、企业办学和民办学校为补充的职业教育新格局。目前,全市技工学校在校生达到2.3万人,1到7月份,全市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32万人,创业培训4017人;组织农民工培训20.4万人。
为加大农民工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哈尔滨市出台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落户及子女教育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并以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屯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为依托,为进城就业农民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先后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服务周”和各类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今年1至7月份,全市组织农民工转移就业106.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