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信念之火永无止熄——访十七大代表赵德尊(图)
2007-10-20 23:41:4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0日讯题:信念之火永无止熄——访十七大代表赵德尊

  黑龙江日报记者刘荣升

赵德尊

  迈着年轻人一般轻盈的步履,他从黑土地走来,95岁的高龄,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他是十七大正式代表中的最长者。

  62年前,他从太行山抗日烽火中奔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他是目前我党唯一一位在世的曾当选七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的人。

  从求学于清华学堂,到参加并领导“一二•九”运动;从创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到开辟东北革命根据地;从建设新中国东北地区,到经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省级领导工作,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光荣离休,他一路坚定地走来。他像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又像一面永不倒下的旗帜。

  而今,当他再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时,激动地对记者说:“当选十七大代表,我觉得自己又担负起了一份责任。离休22年了,但是,我对党的事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永远不变的,永远的,一直到我故去也不变!”

  16日下午,北京金台饭店二楼金樽厅,黑龙江代表团讨论报告的会场上,赵德尊老人的发言声音洪亮、话语铿锵:“我1935年入党, 72年来,共产主义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发挥余热、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贡献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啊,思想啊、心啊是无限的!”一名老共产党员发自肺腑的声音,博得在场人们的无比敬意和阵阵热烈的掌声。

  20日中午,记者来到赵老下榻处,交谈中,提及报告中关于“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的论述时,赵老十分感慨:“我们党永远不能脱离群众啊!早在‘七大’时期,毛主席、党中央就为全党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几代共产党人不变的追求。”

  老人指点着报告中关于“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阐述,激动地告诉记者:“前些年我省发生少数腐败案件,当时我心里很沉痛,这些人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家,忘记了共产党员的信仰、忘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反腐倡廉,这是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生的死存亡的问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回首过去,赵德尊说:“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艰苦奋斗,哪怕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进入和平年代,少数党员当官儿了就脱离人民群众,怕艰苦,追求个人享乐,甚至贪污腐败,那就完蛋了。”他教导后人:“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很不容易啊!越是在富裕起来的时候越容易腐败,值得注意啊!”

  赵德尊说:“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是很难的,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是一条要长期坚持走下去的道路。目前,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没有实现,路还很长、很远啊!任务很重啊!”他说:“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心里要装着人民的困难、国家的大事,那才行啊!只有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了,国家才能强大,国家才有希望。我们几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富民强啊!国富民强了,中国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

  情之殷殷,言之切切。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博大胸襟令人仰止。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2004年10月赵德尊老人曾致信胡锦涛总书记,赞扬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同志住院期间拒收礼品的做法,其中还写到:“我虽已离休多年,但工作上可以离休,共产党员的身份和职责不能离休,也永远不会离休。”当时,胡锦涛同志批示:“应在全党主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这一好风气。”

  赵德尊,这位饱经沧桑、亲历和见证党的事业发展的世纪老人,多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共产主义信仰的烈火永无止熄。

责任编辑: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