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2日电 哈尔滨市于10月20日正式进入供热期,目前申办停热的市民已与供热单位签订了暂停供热协议。据哈市供热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哈市要求停热者大体分为4种情况,其中包括有一套以上住房者、南迁越冬者、交不起热费者和库房不需要供热者。
闲置住房要求停热
市民赵霞家有两套住房,今冬,她将其中一处住房办理了停热。赵霞说,她家的一套住房是现在居住的道里区迎宾小区,而另一套是去年在松北区绿水小区买的。入户后不久,她就将绿水小区的房子进行了一次全面装修,当时打算装修完后,一家人就全搬迁过去居住,将原来住房租出去。但房子装修完,全家人却又不想搬过去居住了,因为工作地点都在哈市中心市区,在目前没有私家车的情况下,每天乘坐公交车往返松北区与中心区,实在不方便。因此,除了周末一家人可以去新房休假外,剩余时间房子始终空着。去年冬天,考虑到偶尔要去新房,她家就没有办理停热。虽然那里的供热情况很好,可仔细计算一下发现,整个冬天就为了几天的温暖要支付两千多元的热费实在不划算。因此,她今年早早地向供热单位提出停热申请。
据哈尔滨市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负责的7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内有住户10万,有110户经过审核办理了停热。其中,因拥有不只一套住房引发房屋闲置办理停热者,约占停热用户总数的1/3以上。
暂时出游无需供热
欧洲新城小区巴塞罗那座的居民黄先生也为房子办理了停热。黄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房子一直是他的父母居住的,因为小区绿化很好,每到夏天,两位喜欢运动的老人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外出健身,夏季居住很舒适。但到天冷路滑的冬季,二老外出就犯了难。冬天,老人只能呆在家里,每天原本的健身计划只能在家里简单的活动活动。实在闷得慌时,他们才下楼转上一圈,但这样很让他们做儿女的担心。一个多月以前,二老决定离开哈尔滨,到深圳去“猫冬”。随后,黄先生向供热单位申请了停热。
据欧洲新城小区供热单位哈市新阳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其供热范围内2万户居民中,今冬有92户办理了停热。在这些办理停热的用户中,有的是因为有一处以上住房闲置的,有的是在哈市有住房但在外地工作的,而其中最普遍的情况就是老人移居南方躲避严寒的。这部分人群占该供热单位申办停热用户的50%以上。
没钱缴费无奈停热
道里区光华小区18号楼的居民樊先生家只有一处住房,但今年供热期开始前,他仍旧为这仅有的一处住房申办了停热。樊先生说,他是下岗职工,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只能靠他四处干零活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除去生活费,每个月根本没有什么剩余,因此,每到供热期全家人就为交热费而发愁。因为不属于政府补贴的对象,家庭条件又很拮据,实在无力承担这笔热费。几年来,他家的热费始终无法100%交齐,热费越欠越多,无力偿还。今年,无奈之下,他决定向供热单位申请办理停热。供热单位要求结清陈欠热费才能停热,于是他和爱人东挪西借终于上缴了全部陈欠,停热也申办下来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樊先生乐观地说,他们已做好了过冬准备:定做了一个抵御寒冷的厚窗帘,床上铺上了电褥子,如果实在太冷时,就去买一个电暖气。樊先生说,他仔细计算过了,这样能比交热费省一些钱。
据哈尔滨市锅炉供暖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辖区18.2万户居民中,有400余户居民申请审核办理了停热。在这些停热用户中,因生活条件拮据无力承担热费者占20%左右。
节省开支库房停热
在哈市申请停热的诸多情况中,一些存放货物的库房也选择了停热。
哈市共乐小区27号楼居民杨先生说,过去小区未进行分户供暖时,他家的热费是一楼的门市与地下室连带收取的。2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内只能堆放一些货物和杂物,无法做它用,也不需要热。但每年都要上缴几百元的热费。前年起,小区供热单位对居民楼进行了分户改造,于是,每到供热期,他就会早早地为地下室申请停热,以免再花冤枉钱。
哈尔滨市一些供热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办理停热人群主要是上述4种,另外部分有车者为节省开支给车库办理了停热,还有一些居民因过去供热单位质量不好,花钱买不到合格的热,也决定申请停热,自己想办法“自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