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日电 “子不孝,父之过,我要用我的余生寻找离家的儿子,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找到他。”年过六旬的杨文岐向帮办记者诉说了自己的心愿,讲着半年来寻找儿子的经历,老人已是老泪纵横。
10月30日,帮办记者在办公室接待了这位从长春远道而来、脖子上挂着“寻人启事”大牌子的老父亲——杨文岐,他今年65岁,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据杨老介绍,他的小儿子杨耸林今年29岁,身高1.70米,体重90公斤,身材较胖。杨耸林2004年在长春一家企业买断工龄,成了失业人员,本来性格内向的他更加郁郁寡欢。2006年11月的一天,赋闲在家的杨耸林突然跌倒,趴在地上起不来了,杨老和爱人才发现儿子患上了一种浑身疼痛、四肢无力的病。到几家医院检查后,都没有确诊,也没有查出病因,此后病魔经常折磨儿子。
今年4月15日,长春正下着小雨,杨老刚想出门,“爸,你别出去了,外面下雨了。”杨老回忆说,这是儿子临走前说的最后一句话。雨停后,杨老就出门了,半小时后再回来,发现儿子已经不见了。晚上仍不见儿子回来,老两口着急了,邻居、亲戚那里也没有儿子的消息,从此杨老走上了寻儿路。
杨老打印了数张寻人启事,做了一个牌子贴上儿子的照片挂在胸前走街串巷找儿子。半年的时间,杨老走遍了长春的每一条街道,吉林省的大小城市、郊区、村落、网吧、旅店,哪怕是空房子,杨老也要进去看看,“到现在我已经走了500多家网吧、3000多家旅店。”杨老说。至今,杨老已经看过50多具尸体,他说:“殡仪馆工作人员领着我辨认尸体,那种心情真是害怕、担心、难受呀!”
杨老原来身体健壮、头脑清晰,是当地党校的副教授。寻找儿子的半年间,各种疾病找上了杨老,现在他连走路也需要有人搀扶了,说话也变得语无伦次。
前几天,有人给杨老提供线索,说在长春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看到过与杨耸林长相相近的男子。杨老就在妹夫的陪伴下来哈尔滨了。杨老说,如果仍没有儿子的消息,他将走遍大江南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找到儿子。“儿子出走,是儿的不孝,子不孝,父之过,就用我的余生去寻找儿子,弥补自己的过错吧!”老父亲再次潸然泪下。希望知情者能与杨老联系:13159745087、1394418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