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医疗服务调价调查:看病贵有缓解医院高负运行
2007-11-08 10:06:5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赵宇清 米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调价后,检查项目降幅大,直接受益于患者。一些大医院CT、核磁共振等原来昂贵的检查项目门前挤满了人。记者苏强摄

  东北网11月8日电 秋天,医院里传来了一条好消息,医疗服务价格调价了,许多诸如CT、核磁等检查项目的价格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自9月1日新价格标准实施以来,医院变得比原来更加拥堵,就连PET-CT这种贵族式的检查项目都常常会预约额满。据省物价局有关人士初算,这次降价项目达140余项,我省群众年医疗支出可节约1亿元。但是这次的调价在缓解看病贵这一民生难题的同时,在医院里也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波澜

  在省物价局、省卫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黑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试行)》的补充(第二批)通知中,很多医疗检查项目的价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价之初,一些医院的服务质量不同程度缩了水:麦粒肿等小手术没人愿意做了,检查报告开始图文分解收费了……

  曾经多次参与过医疗价格调整论证的哈医大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韩玉珍说,这次调价对医院的冲击很大,很多医疗项目都无法开展,因为收不抵支。医生从心态上也不愿配合,激进不开方。患者需要的项目开展不了,很多患者不得不去外地治疗,这也导致我省的资金大量外流。

  哈医大附属第四医院影像科副主任王丹说,价格下调,病人确实明显增多了。但是医院真的有点亏本,核磁共振的设备是今年5月才购进的,但是9月份磁共振检查的价格就下调了40%多,价格由原来的877元一个部位变成了585元一个部位。这种检查胶片的成本也是很贵的,一般来说,这种检查需要给病人两张胶片,因为一张胶片很难看出什么结果来,但是现在一些医院为了节约成本只给病人一张胶片,这就令检查失去良好的效果。降价,给患者最大利益的想法是好的,但有时这种降价也会对患者不利,比如以前如果病人需要,我们可以给病人多出一套胶片,这套胶片的价格按每张30元收费。多出来的这套片子,患者家属把它邮到北京找专家会诊。但是调价后,就不可以这样收费了。

  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在降价之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这么一调价麦粒肿手术做一个赔一个。还有小儿验光,从30元调到了5元,这也太不合理了,儿童验光比成人难多了,这5元钱真的很难调动起医生的积极性。

  王丹说,过去我们这里每天接待30多个病人,现在每天要接待近60个病人。机器从早上7时45分开机,一直要工作到晚上九、十点钟,甚至有一次机器都自动饱和停机了。医生的日工作量比以前大了一倍,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连午休时间也没有了。这样长此以往,医护人员的身体也是扛不住的。

  调价会令医院超负荷吗

  省城某大医院初步测算,医院一年将让利2500万给患者

  物价部门认为医院会经历一个阵痛期

  事实上,这次物价部门出台的文件,并不完全是降价文件,手术费等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价格也有所上浮,那么医院的整体收入究竟是升多于降,还是降多于升呢?记者为此找到省城一家大医院,请医院相关部门的人员根据去年的门诊量和手术量用今年的新价格做了一次测算,得出的结果是医院的收入一年将损失2500万。

  韩院长说,她不反对调价,但她希望进行合理的调价。调价要让老百姓不亏,医院也得站得住脚才行。现在医院里所有的大型设备都不赚钱,因为回收了购买机器的成本后,机器也就报废了。这次调价消除了大医院与中小医院之间的价格等级之差,取消了省内8家大医院在大型设备检查方面30%的加价率。但这并不真的合理,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的成本不一样,进口试剂与国产试剂的成本也不一样。如果要合理分流病人,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政策,而不是靠调价来解决问题。

  省卫生厅计财处的工作人员说,从这次出台的36号文件来看,医疗价格下调的项目和数额都多于上调的项目,医院肯定是有损失的。以阑尾炎手术为例,手术价格由原来的280元升到了300元,但是这个价格在东三省中仍是最低的。医院是一个经济实体,降价有波动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据他所知,大部分医院都是在负债经营,药费要拖欠、设备费也要拖欠、盖楼用的也是贷款。但是如果完全规范化操作的话,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如果国家要保证医院的公益性质,就必须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最近宁波就出台了一个政府补偿政策,这是缓解矛盾的一个好办法。

  省物价局的工作人员说,调价是在经过了缜密的调研基础上进行的。物价部门既要考虑百姓利益,也要兼顾医院的效益。刚刚调价后,医院是会经历一个阵痛期。当然,新出台的《黑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试行)》,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也会考虑进行一些调整。大医院不肯接的小手术,小医院可以做,这恰恰可以促成病人的分流。

  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应缺席

  如何减少运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率成为当务之急

  应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医疗质量,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医生的工作热情

  可以看出,价格调整令医院进入了一个心理调整期和适应期。而面对其间出现的种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医疗质量。一方面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发医生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则要通过监督机制来保证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秀玉说,降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医疗管理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医院受益空间减少,我们就会考虑如何减少运营成本、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经历过3次药品降价了,特别是去年32种肿瘤药物的降价已经为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在那次降价中,国家规定500元以上的药物只能加价75元出售,我们最贵的肿瘤药物进价是23000元一支,加上75元后,加价率仅为千分之三。如果有一支破损,我们就会赔本,所以我们特别严明了管理制度。此外,我们还有一个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工作,每个月都会对医护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公示。

  对于患者在做核磁检查时想多出片子的问题,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静波认为可以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少出或者不出片子。到时,病人拿走的只是一张光盘,既环保,又节省费用。一张白盘才2块钱的成本,加上附加值,估算总价也不过几十元。这样,患者可以节省大量的检查费用,医院又能以电子图像的形式将检查结果存储下来,需要时可即时打印。

  省卫生厅计财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管物价怎么变化,医院都必须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开展与所设定功能相一致的服务,不能推诿。省卫生厅将在11月11日开办全省医疗机构财务·物价·审计培训班,培训班要从人员配备、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这些东西不是以前没有,而是要继续强调它。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讲物价政策的解读,以答疑的形式回答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在年底之前省卫生厅还将会同省物价局到医院检查,杜绝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的权益。并且省卫生厅会将此类的检查变成一种常态,加大检查的频率。

  仅仅有监督机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激励机制,因为激励机制才是医护人员日益提升医疗质量的原动力。但遗憾的是,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医院都没有适时地拿出这样的一套机制来。

  到底什么才是医疗成本的底线

  医疗成本的透明度还不明朗

  医疗项目定价细化仍有难题

  降价,的确是让百姓受益了。肺癌患者单世军说,因为病情的关系他需要经常做核磁检查。以前,核磁检查的费用是一个部位800多元,降价后才500多元,因为做的部位多,所以这样一来,他可以省下许多钱。但是,更多的患者在心里画了一个问号,医疗检查项目降幅这么大,它的成本底线到底在哪里?

  网络上的一些报道曾给医院算过成本账,得出的结论是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存在着极大的利润空间。以市级医院为例,一台核磁共振一天的纯利润达到万元以上。一台普通的核磁共振成本约为500万元,按使用寿命15年计算,每天的折旧成本大约在900元。而一个核磁共振检查就要800元,按保守数量,市级医院一天15人做检查,去掉电费、人员费以及折旧成本,医院一天净收入近万元。辽宁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于润吉算了这样一笔账:以CT为例,平均购买价格361万元,平均每次收费225元,一天平均20人次(最高1天可达50~60人次),约2.7年便可收回成本;现在,国家规定CT使用年限为5年,而不少医院的CT实际使用年限为6~7年,多使用的时间医院可以赚够了再买两台CT的费用。

  据省卫生厅计财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医疗成本主要包括卫生材料、采暖费、水电费、劳务费(剔除国家拨款部分)、设备折旧费、修理费等。国家为医疗服务定项,由卫生厅和物价局为其赋予价格。医疗项目定价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辽宁阑尾炎手术是800元,可能很多材料的费用都会包含在内;而我们的阑尾炎手术是300元,可能一些材料就都是需要额外收费的。此外,虽然是同样的检查项目,但是各个医院在使用的设备、试剂等方面都会有差异。还有的医院认为我们用的是资深的主任医师,应该在技术含量方面增加收费,因为主任医师的工资和普通医师的工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这一块也应计在收费标准之内。但是这样的东西在医疗项目定价时都是很难细化的事情。这位工作人员认为,比较理想的办法就是实行单病种付费,治阑尾炎需要多少钱、治胆囊炎需要多少钱,都拿出统一定价来进行收费。但这种收费方法设置起来也比较困难,它需要权威部门来设定临床路径。

  据这位工作人员讲,这次调价后,反映问题的医院不只一两家,而且都是通过行业协会来反映的。据行业协会的专家讲,调价后有的检查项目的试剂价格就比检查项目规定的收费高。但是医院的效益应从整体来看,除了检查收费外,还有药费、手术费、床费等其它项目的收入。物价的制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短时间内绝对不会出现朝令夕改的事情。

  对比

  江苏大型设备检查费用降五成

  江苏省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足足酝酿了5年。江苏省是从2005年9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医疗服务价格的。江苏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统一归并现行医疗服务项目。将现行全省各地7000多个医疗服务项目合并为3916项,各医疗服务机构不得超出此范围收费。

  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标准,提高了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手术、麻醉类、护理类和反映医疗技术进步的经血管介入诊疗类价格标准,降低过高的磁共振扫描、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特殊检查等大型设备检查项目的价格标准,降价幅度为49%。

  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形式和管理办法由原来单一的政府定价,改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并举的定价形式。对基本医疗项目如挂号、病房床位费等实行政府定价。对手术麻醉、护理和大型设备检查等服务项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允许医疗机构在15%的幅度内上下浮动。与此同时,实行等级差价和地区差价办法,合理引导患者分流,各医疗机构可根据自身医疗技术水平、市场供求、卫生资源利用等因素在15%范围内自行确定上下浮动幅度。为避免价格频繁变动,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浮动幅度范围内每年可变动一次,但需报同级价格、卫生部门备案。

  新方案还落实医疗机构对社会困难群体的优惠措施,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减免政策。社会困难群体住院诊疗费、床位费减半收取,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免30%,免收普通门诊诊疗费。

  山西CT核磁共振降30%

  山西省物价局、省卫生厅也曾对全省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进行过全方位改革,改革方案是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调价后,普通CT由每个部位180元降为120元,螺旋CT由每个部位270元降为180元,核磁共振由每个部位800元降为550元。

  据悉,在此之前的山西省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是1997年出台的,1999年又进行了补充,共有2523项。专家表示,现行的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服务项目价格不规范、服务项目价格不合理、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健全等三大缺陷,是导致乱收费现象严重、医患纠纷不断的主要原因。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有关部门经过反复研究测算、调研论证,并于2004年9月份实施了听证程序,最终形成了新的《山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湖北将项目价格上网公示

  湖北省2005年对122项省管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规范调整,根据方案降低了CT、核磁共振、伽马刀、彩超等90余种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费,平均降幅超过50%。

  在这次调价中,挂号、诊断、护理、住院床位等技术性医疗服务价格有所上浮。如三级医院挂号费将由现行的每次0.8元上浮至1.5元;主任医师诊查费则由每次4元调整为5元。一级医院维持现行的挂号、诊断、护理和住院床位收费标准,二级医院则维持现行的挂号收费标准,一律不得调价。调整后的挂号、诊断、护理和住院床位费,各地须与本级管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步执行。具体调价方案已公布在湖北价格信息网上,消费者可上网查阅。

  广东省2006年公布了新的医疗服务价格规范和调整方案。其中,共222项将调低价格,主要是大型检查设备的检查、检验项目;共91项将调高价格,主要是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

  政府指导价对313个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其中222项价格调低,主要是大型设备的检查、检验项目。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治疗脑病的“伽马刀”,由16420元/次降低到6200元。CT平扫(每部位)从781元降低到350元;磁共振平扫(每部位)从1162元降到500元。其中,老百姓最熟悉的B超常规检查,也从63元降到了40元。调高价格的项目有91项,主要是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主任医师的门诊费加挂号费,由7元提升到9元;一级护理费从8元提升到12元。

 

 调价后,省城一些大医院门诊量激增。图为哈医大三院患者排队挂号。记者赵宇清摄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