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07-11-12 09:00:31 来源:经济日报网络版  作者: 刘 溟 倪伟龄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2日电 黑龙江省的大森林是东北亚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它既是黑龙江、嫩江、牡丹江、绥芬河等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地,又是东北平原大粮仓的天然生态屏障。

  据经济日报消息称,黑龙江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辖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2%,林地面积8262万公顷,森林总蓄积62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6%。人工更新造林保存41451万亩,是国家重要的天然林保护基地和人工林培育基地。黑龙江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表示,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报告,这对黑龙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为我们绘就了如下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将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届时,黑龙江生态环境质量将达到国内和国际同类型地区先进水平,60%的县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80%的大中城市建成生态园林城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

  《黑龙江省2007年度地(市)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办法》中规定,生态环境保护减排达标率和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率各占10分,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所占分值并列第一。这一举措为黑龙江省生态环保建设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老林区人的新活计

  姜洪发,黑龙江绥棱林业局跃进林场的一位老劳模,记者在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的林场所在地见到了他。在他的带领下,跃进林场的178户住户大都开展了木耳养殖业,姜洪发从科研院所购进原种,培育成二级菌,然后销售给各家各户,再进行三级菌(成品)的培育,二级菌的销售,老姜每袋能赚两角钱,但是各家各户的成品菌销售却能带来每袋1元钱的净收入。老姜今年已经完成56万袋二级菌的培育和销售,仅培育和销售黑木耳一项就为林场的住户们带来了56万元的净收入。

  朱启龙,绥棱林业局五道河农场的一位普通职工。在他的獭兔养殖场,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养殖场存栏1400多只,纯收入就能达到7万多元。“昨天我上网查看价格,皮子现在是50多块钱一张,每个兔子卖肉还能收入20块钱。”朱启龙兴奋地说。

  像姜洪发和朱启龙这样,开展多种经营,进而增收致富的老林区人还有很多。据黑龙江森工总局统计,2006年,多种经营产业(除木材生产、林产工业、营造林产业与旅游业之外的其他各行业)实现产值95.6亿元,占全省森工总产值的53.1%;拉动就业41.8万人,已超过在岗职工32.9万人的总数。

  多种经营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远远超过在职职工工资,富民成效显著。朱启龙告诉记者,他们林场的职工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春天植树,4、5月份开始营林工作(种植、管护林木),夏季利用熟化地种植农作物,秋季采集林产品,冬季完成木材生产任务,平时的空余时间用来进行特色养殖、种植。

  推进资源保护 转变发展思路

  高金芳对记者说,森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保护好森林资源,进一步推进天保工程,加大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力度,也就是建设好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同时要着力建设好发达的产业体系,拓宽经营思路,发展多元经济。

  高金芳表示,黑龙江森工总局接下来要在六个方面加强生态保护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按照国家的战略布局要求,在“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指导下,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二是全面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采取各种经营措施,实现无林变有林、疏林变密林、纯林变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形成复层异龄、乔灌草结合、生物多样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重点由保护物种安全为主向物种保护与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四是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紧紧围绕加强自然湿地保护,推进退化湿地恢复,促进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森工林区50%的自然湿地、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五是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森林公园是林区特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到2010年,新建国家森林公园5处,地方森林公园5处,使森林公园总数达到50处,面积达到1552万公顷;六是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设,加大森林重点火险区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金芳表示,一是要积极发展森林培育业,为森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大力发展商品林,探索用材林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的体制机制,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资源保护培育速度。二是做大做强木材精深加工业,在产业链条上,由单纯以原木为主打产品向木材、林板、林纸、林化工、家具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推动集木材生产、加工、物流商贸一体化进程,促进资源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化。三是巩固提升绿色食品和北药加工业,大力发展林区新兴产业。四是积极拓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把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森工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五是坚持用新体制新机制推进产业发展,用科技和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生态省建设稳步推进

  “强化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搞好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黑土资源、草地湿地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水土流失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办公室主任赵宴滨在谈到生态省建设工作中的重点任务时这样说。

  据介绍,黑龙江生态省建设分三个阶段:从2001年至2005年是生态省建设的启动阶段、从2006年至2015年为推进阶段、2016年至2020年为完善阶段。启动阶段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据赵宴滨介绍,黑龙江生态省建设已步入推进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是生态省建设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资源利用和更新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以生态产业为重点,绿色经济为目标,低耗、清洁、高效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资源、生态优势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黑龙省环保局副局长周海成表示,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工作现阶段需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和恢复、重点实施“天保”工程、“水保”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程,土壤风蚀防治工程,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建成一批生态农业区、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区,进一步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数量。重点培育以清洁生产和绿色食品为主导的生态产业,积极搞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建立可供生态省建设利用的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系统。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