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3日电 为了确保实现年底前消除现有零就业家庭的目标,我省于8月至10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百日援助活动。截至10月底,全省各市地共帮助40701户零就业家庭实现了至少一人就业。帮助11167户零就业家庭的14190名成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7015人。
在百日援助活动期间,大庆市设立就业援助公开电话,建立援助工作“绿色通道”,保证了零就业家庭随时出现,随时安置。佳木斯市明确了零就业家庭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退出制度和月报制度,建立健全了零就业家庭的各项管理制度,为全市提前3个月完成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为零的任务目标奠定了夯实的工作基础。双鸭山市投资5万元新建灵活就业劳务市场,为零就业家庭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优质服务。在零就业家庭中培训百名领头雁,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和政策扶持,使他们脱贫致富带动就业;由各县区党委政府机关干部结成一千个帮扶对子,保证充分就业;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万个就业岗位,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自主择业、就业。绥化市政府投资开发和购买的公益性岗位及机关事业单位中财政拨款的工勤岗位,优先安置录用零就业家庭成员,年初以来共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907人,同时按政策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伊春市利用两周时间开展社区内各类单位空岗调查,提供了1289个就业岗位,有效地安置了就业困难群体及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
活动期间,全省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通过调查摸底和认定工作,较为准确地掌握了零就业家庭的数量、生活现状和就业需求等基本状况,并实行实名制登记和网上录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登记台账,实行援助情况统计月报制度,出现一户,登记一户。为出台有针对性扶持政策和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