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增加投入提高标准 哈尔滨市平房区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步伐
2007-11-15 13:54:1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爱秋 韩丽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5日电 截至目前,平房区教育已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和教学设备现代化,同时全区教育也步入了良性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平房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在教育投入上,平房区重点突出区级财政教育投入的主渠道地位,持续多年保持“三个增长”。2006年,教育支出增长比例73.6%,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62个百分点。今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的28%,比例又有所提高。目前,平房区年均教育支出亿元左右,人均教育支出500元,而且小学和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均超过了省定标准。

  在健全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方面,平房区认真执行按比例、分项目及时拨款的要求,确保投入渠道畅通,国拨经费无流失、挪用现象。对以往的农村义务教育专项拨款继续执行,每年90多万元专项经费没有“挤出”现象。在教育经费管理上强化了“一保、二控、三监管”的保障机制,在实际投入上做到了“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支撑了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近年来平房区还不断整合区域教育资源,适时地调整学校网点布局,不断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两年来,平房区重点解决了新疆小学危房、百利住宅小区学生入学问题,重点改善25中学和友协三校的办学条件问题,调整和重新划分了友协一校、二校、三校的校舍及学区。通过规划、建设、调整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学生就近入学和生源的均衡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少年儿童享受同等的公平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平房区还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上下功夫。两年来,平房区为改善办学条件投入了4500多万元。目前,平房区不但校舍无危房现象,而且还实现了楼房化、暖气化。学生人均校舍面积小学达到9.3平方米,初中14平方米,高中11平方米,远远高于国家验收标准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区有“老三室”70多个,“新三室”86个,音体美等专用教室140多个,设施比较齐全,仪器设备配备、药品、图书配备率达到95%以上。有教学用计算机2700台,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为9:1,高于全省比例。此外,全区所有学校均实现了“校校通”,建立了区域教育网站。

  在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上,平房区在实现“两基”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学前幼儿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社区教育。平房镇和平新镇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对每个入园儿童每月补助50元;加强对民办园所的管理,办起中心幼儿园,发挥辐射、引带和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