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配套设施滞后居民出行难 新建小区期待与公交线路接轨
2007-11-25 07:08:0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5日电 哈尔滨市应有公交线路首末站214处,但目前只有51处,这个数字与哈市每年新建10余个居民小区的发展情况极不协调,公交配套设施明显滞后造成新建小区居民出行难,新建小区翘首期待与公交线路“接轨”。

  目前,哈尔滨城市公交拥有车辆总数为4447辆,应有公交线路首末站214处,但目前实际只有51处。为解决哈尔滨市多年公交基础设施欠账问题,2006年10月1日,市城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建委和市房产住宅局等七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哈尔滨市公共交通首末站规划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告。按照规定,今后公共交通首末站线路必须随建设项目规划并确定纳入规划审批程序。新建小区进户前,公共交通首末站须交付使用,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或改变公共交通首末站用途,不得擅自调整公交线路条数。但《规定》实施一年来,哈尔滨市已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公交首末站仅有两处,一些在《规定》之前审批立项、在其后进户的许多新建小区都存在着公交基础设施欠账问题,由此造成了这些小区居民出行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居民的出行难题?日前记者对此事进行了深入采访与调查。

  随着城市半径的延长,近年来,一些新建小区纷纷在市区周边落成,可相应的公交配套设施却不健全,部分新建小区的居民出行十分困难。近日,记者对哈尔滨市的“征仪路花园”、“大众嘉园”、“珠江香城”等新建小区走访后发现,与哈尔滨市中心的小区相比,这些新建小区的居民出行基本都要走上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到达公交站台;有的小区附近只有一两条公交线路可供居民选择,大部分人只有通过倒车才能到达目的地。新小区居民步行近20分钟才见公交车站珠江路“泰山家园”小区的居民反映,泰山家园小区去年10月份交工,但是小区附近没有公交车,出行非常不便。12日,记者到小区走访发现,这里的居民想乘公交车外出,只能步行15分钟到省电力医院或步行10分钟到建北小区乘车,许多小孩上学都要早起很长时间,棉衣棉帽全副武装,奔跑着赶向公交站点。附近的“珠江香城”等大片新建小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与“泰山家园”居民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会展家园”居民,记者从南直路走到小区门口,足足走了16分钟。据居民陈大娘反映,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回迁户,小区居民出行多数都要依靠乘公交车。居民如果想乘公交车仅走出小区就需要七八分钟,出了小区后,最近的公交站台在南直路上,走到那里也要十几分钟。夏天还好说,冬天走上十几分钟才能到站台,在呼啸的寒风中等车,那个滋味可实在不好受!因为交通不发达,很多别处有住房的人都不回来住,把这里的房子空着,租金很低也没有人愿意来租住。

  位于南岗区学府三道街的“鸿朗花园”居住着近2000户居民,小区前边的自由市场成了进出的唯一通道。13日上午,记者驱车从街口穿过市场到达居民小区楼下,共走了2公里的路程。提起出行,这里的居民苦不堪言。小区一期居民杨大娘讲,因为这里没有公交车,像她们这样退休的老年人平时很少出门。前不久,她老伴半夜突发疾病,小区门前一片漆黑,一辆车都没有找到,她只好连跑带颠地跑到街口喊出租车,老伴送到医院后就再也没醒过来。家里办丧事时,亲朋好友来吊唁,都是她找熟人借的车,要不然实在太不方便了。公交线路少,出门倒车寻常事在南岗区保健路和学府路一带有许多新建小区,“大众新城”、“金博花园”、“健康嘉园”、“大众嘉园”和“征仪花园”等,住在这里的居民普遍都存在出行难问题。“大众新城”二期216栋楼居民杜大娘讲,小区1、2、3期一共有近6000户居民,住在二期的居民必须途经一期才能出门坐公交车,这段路程就有1.2公里,出了小区也只能搭乘88路和209路这两个线路的公交车,可每天上班和下班人流量非常大,拥挤不堪。“上下班乘车简直就是受刑,被挤得连气都喘不上来。”据“大众嘉园”8号楼居民丁女士反映,她每天都要坐209路公交车上班,可这条线路太长、乘客又多,有时挤不上车,有时就被堵在车门口,冬天时后背的冷风都能冻透骨头,那个难受劲就别提了。“征仪路花园”小区居民多数都是今年入住的,小区离最近的88路公交首末站有一站距离,因为小区的外围路面没有修好,居民们眼瞅着这条线路的公交车延伸不到小区来。居民张先生气愤地说:“买了新房却不愿意回家,就是因为交通太不方便,要想去市中心买点东西,都得倒上几趟车。平时早上天不亮就得起来,忙着送孩子上学,还得上班,尽管这么辛苦还是有时迟到!”

  17日上午,记者在松北区世纪花园了解到,包括A、B、C三个小区及附近居民在内大约有数千户、上万人,每天乘公交车出行的人占60%以上,而这里的公交线路却只有80线和88支线。88线通往原动力区,80线只通到公路大桥。住在C区的李女士一脸无奈地说:“我们这里要是去南岗或者道外非常不便,必须要在公路大桥倒车。如果回来晚了,赶不上80线和88线的末车了,就必须得在公路大桥打车回家了。我儿子住在道里区抚顺街,回来看我们一趟要倒两次车,虽然不太远,但也得需要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我这里坐不了多少时间,就得往回赶,又得将近两个小时。所以我儿子现在没啥事也很少回来看我们了,交通不便把亲情都弄淡了!”居民们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居民到市里往往要乘坐世纪联华超市的班车,而班车一次只拉31人,坐满了就走。所以每逢双休日,许多市民早早地就在车站等候班车。超市的班车将居民送到爱建小区的世纪联华后,有的市民进超市购物,也有的市民借机改乘其他线路公交车出行,但返回时必须凭超市的购物票才能坐上回江北的班车。

  “我是道外区先锋路红城小区居民,我们小区附近没有直达南岗和道里区的车辆。小区居民必须走一站地到和平小区乘车或者倒车,出行很不方便。居民们希望设在和平小区的公交车能延长一站到我们小区,方便居民出行。”这是道外区红城小区居民崔先生代表居民给记者写的求助信。物业公司李经理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小区附近只有通往道外和公路大桥方向的公交车,居民出行到其他地方都要倒车,为此居民们提过无数次意见,可没有任何回复。“摩的”倒短,“黑车”行情看涨13日早晨,记者来到香坊区“田园新城”小区,恰巧遇到和人拼车上班的吴女士。她告诉记者,她们小区建成一年了,现有20多栋楼,大部分居民已入住,可是周围却没有公交车。居民到附近的202路公交车终点站需要近半个小时路程,她就和邻居拼“黑车”到翠海花园站再换202路公交车上班,这样的上班乘车方式已持续大半年了。记者在小区门前看到,“摩的”、“港田车”和没挂车牌的“两厢夏利”都争先抢客,有的家长背着书包、抱着孩子挤在“摩的”司机身后,孩子冻得小脸通红;有的家长则直接将孩子们送到“港田车”上,分别时一再叮嘱司机天冷路滑慢点开注意安全。家长张女士无奈地讲,她也知道乘坐这些“黑车”不安全,可是孩子和大人每天都要上班上学,这是出行唯一可选择的办法,真不知道小区何时才能通车,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

  新建小区不通车给“黑车”提供了可乘之机,乘车价格也一涨再涨。记者在南岗区鸿朗花园了解到,刚进户时,外面只有几辆“摩的”和“港田”进到小区“倒短”,时间长了,小区里的无业人员看到这个行当生意很好,就自己购车拉脚。开始时,从小区到学府三道街街口要2元钱,今年就涨到了3元钱,最近下起雪来路更难走了,有的“港田”涨到了4元钱。居民李大爷讲,白天这些车都停在小区里,可到了晚上,这些车也回家休息了,谁家要是有个急事,就得等从外面“打的”回家居民乘坐的出租车,如果没有就给这些“黑车”打电话,到那时“黑车主”就随意要价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新建小区基本上都处在离市中心较远的新开发地带,几乎没有大公交通行,即便是有车也都是联运车,这些车“晚出早归”,难怪很多新建小区的居民都有种“出不去,回不来”的感觉。为此,新建小区居民呼吁:“别让我们这里成为公交死角!”


  遗留问题由行业管理部门解决据市城市规划局基础设施处丛处长介绍,长期以来,哈尔滨市公交首末站确实存在一些欠账问题,虽然新建小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都在规划之列,但一些开发商在建设时“走了样儿”,管理部门监督和处罚力度不足,导致一些新建小区公交基础设施始终不能正常使用。2006年10月1日,为解决公交基础设施欠账问题,加大公交首末站规划建设力度,市城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建委等七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实施《哈尔滨市公共交通首末站规划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告,按照规划要求,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区、商业区、风景区等建设项目和人民群众出行不便的区域,在规划中应优先考虑公共交通首末站的设置,公交首末站必须随建设项目的规划一并确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或改变公共交通首末站用途。

  针对公交首末站用地经常被占用现象,《规定》中明确指出,在开发建设项目规划审批中,不得将公交首末站用地划入开发建设项目用地出让给开发建设单位,任何部门不得改变其用地性质,任何单位或个人也不得以任何理由遗留公共交通首末站用地内应拆迁的建筑物。首末站建设工程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组织建设,小区进户前公交首末站必须交付使用,以方便周边地区居民出行。《规定》还对公交首末站的建设制定了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规划、建设、发改委、房产、土地、财政、交通等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对首末站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公交线路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未按规定完成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丛处长讲,《规定》实施后,公交首末站建设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审批,规划部门力争做到一个不漏。但是,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诸如一些老城区和在《规定》之前审批的新建小区,就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力度和提高服务意识,克服一切困难帮助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对于公交解决不了的问题,规划部门会在对其他地区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首末站建设与规划问题。公交线路愿意延伸至新小区

  公交部门:基础设施欠缺拖了线路“后腿”据调查,目前哈市公交线网覆盖不均衡,在部分新建小区和城市边缘地区公交线路少,个别区域存在公交盲点。受路网格局、交通拥堵等因素影响,公交车辆早晚运行不畅,准点率仅为75%。按照建设部标准,哈尔滨市应有公交线路停车场214处,但目前只有51处;公交企业应有停车库房32.6万平方米,目前也只有5.4万平方米,夜间在马路停放的公交车达2350台,占公交车总数一半以上。公交基础设施的欠账,导致一些公交线路无法进入新建小区,造成小区居民出行难。

  据哈市交通局公交处规划科科长李志海介绍,公交进入不到新建小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础设施欠缺,诸如停车场、调度室、公共厕所、食堂等必备设施。没有这些设施,司乘人员就面临着吃冷饭、随地便溺、当街收款、占道刷车等问题,职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造成公交基础设施欠账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很多小区在建设规划时,并未把公交用地列入开发规划中,新建的小区没有留出公交车辆的停回车场,终端站无法设立;另一方面,小区好建路难修,很多新建的小区虽然居民已经入住,可附近路面并未修好,阻碍公交车的通行。

  “公交首末站设置是按照规划部门规划进行的,公交线路长短,站点多少,途径哪里,这些需要公交部门经过市场考察,按客流量来设置。一些新建小区公交车少,主要原因是还没有规划到位,运营体制还不健全。”据汽车公司运营处处长刘柱民讲,公交线路的设置一般是由规划部门规划审批,再由建设管理部门监督、开发公司落实,公交公司配合执行。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公交车进了新建小区也很可能遭遇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做不到真正的便民。例如,由于小区缺少公交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已进入道外区“黎华小区”近两年的28路和62路公交车遭到居民投诉噪声及空气污染,被迫调整出小区,且两次迁移站台;2005年末“河政小区”进户后,12路公交车曾将线路延至小区中间的规划路,可不到一周时间,就被附近商服和居民撵了出来,原因是担心公交车破坏路面。另外,还有一部分新建小区的公交配套设施被开发商占用,公交车不得不退出小区。在道里区阳光颐养花园小区,因公交车停车场被开发商占用,15路公交车在进入小区1年后被迫撤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公交车经营者都希望把自己的公交车线路往前延一下,能在新建小区设个站点,但延线、设站并不是公交和乘客两厢情愿这样简单的事情,这需要诸多主管部门联合协作共同达到目的,而这是最难的。据公交处党群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东讲,目前,哈市共有公交线路133条,运营车辆4447辆,这些线路四通八达,完全可以触及或延伸到一些新建小区,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一些新建小区的居民仍然出行难。例如,记者走访的南岗区“鸿朗花园”,该小区建成之初,203路公交车曾进入到小区,可随着小区居民入住量提高,学府三道街形成了一个自由市场,使公交车无法通过,清除这个市场就需要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配合。“征仪路花园”小区自从去年年底居民进户后至今,居民楼以外的路面始终没有修复,别说88路公交车无法延伸进去,就连居民的私家车进去都要费一番周折,如果雪天或雨天更是寸步难行,这就需要开发商能尽快修路,方便车辆进入。位于珠江路上的“泰山花园”,由于街心花园绿化带将珠江路道路阻断,公交车进入小区后需要绕行,小区道路两侧停靠私家车过多,导致公交车无法回车。要想引进公交车,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这个区域附近的农校街进行改造,建立回车场;道外区“红城小区”位于先锋路与东棵四道街交叉口处,街口交通信号灯没有左转弯信号,路面狭窄,公交车停靠需要二次调头不利于安全,这就需要交警和开发部门配合,改造出停车场,方便公交进入。

  如何解决新建小区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张东讲,虽然目前哈市一些新建小区由于基础设施欠缺还达不到通公交车的条件,但公交管理部门还会根据各小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比如,充分利用新建小区地下人防工程设施,弥补公交停车场建设用地的不足;加快公交车辆停车库房建设,解决公交车辆露天停放和在居民区集中停放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规划部门对遗留问题小区的停车场进行规划变更和补救规划等。预计到2010年,哈尔滨市公交站点覆盖率将从目前的42%达到大于47%,中心区从目前的68%达到大于72%。开发商:想让车进来,又怕占了地

  个别小区开盘前把公交请进来,进户后再赶走由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当初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对居民的出行考虑不周,导致小区内部的道路不能和已运行的公交线路相连。有的小区即使预留了位置,但是也没有得到利用,这样就在居民楼和公交车站之间造成了交通断裂,造成公交停车场地“难产”局面。记者在多日的采访中,听到小区建设开发商关于停车场的多种说法。

  位于南岗区的“征仪路花园”是省军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兴建的。该公司前期部的吴志敏经理讲,“征仪路花园”建设时按照规划部门的要求,在绥化路和征仪路的交汇处已经预留了3000余平方米的场地,但是由于征仪路地下供热管线没有铺设完工,致使征仪路无法修复,原来规划的停车场也就暂时搁浅了。

  世纪花园的开发商是毅腾房地产开发集团。其销售部经理张爱晨介绍说,世纪花园1期是2004年开发兴建的,当时规划小区时并没有设置公交线路停车场地。如果公交部门要在这里设终点始发站,C区的东北角有一片规划的绿地,在绿地边的人行道上可以建一个调度室,而且道边停车的场地也完全够用。

  鸿朗花园的开发商是黑龙江地泰开发公司,企划部赵明经理说,由于学府三道街的路很窄,路面起伏很大,公交车如果相向而行,错不开车。我们小区建设时也按要求留了建筑红线,但是没有预留公交场地,而且由于路况也非常不好,暂时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大众新城的开发单位是黑龙江大众新城开发公司,据该公司经营部的经理吴超介绍,当初规划开发时并没有预留公交终点停车场和调度室的位置,但是小区门前的征仪路宽60米,如果增设公交站台,应该没有问题。另外小区附近有一条宁安路尚未打通,现在只有等待此路打通后把公交线路引进来。

  黑龙江中北邮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郝项义介绍,中北春城开发建设的时间比较早,当初规划部门也没有明确说必须要预留多大面积做公交停车场。另外关键是小区附近还有一条路尚未开通,也影响了公交车的开通。但是现在小区门前的香滨路道边可以设公交站点,作为开发单位他们将全力配合公交部门的工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有关规定,每条公共交通线路首末站的用地规模为1000-1400平方米。而开发商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要拿出如此规模的地皮来建公交停车场地,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要损失高额的经济利益。有些开发商在开盘时,热情邀请公交线路过来,但房子卖完,就翻脸赶人,原先“说好”用于建公交场站的位置另有用途了,以前承诺预留的公交场地及其他公共设施都变成了“一纸空文”,到头来受损失的还是小区居民。

  编后语:

  衣、食、住、行,关乎市民百姓日常生活,改善衣、食、住、行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提档升级,新建小区的公交线路是否方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购房者的首选条件。作为开发商也应该从诚信的角度出发,主动与公交等部门联系,把公交线路引到小区,兑现对购房者的承诺,方便居民的出行,同时也希望规划、公交等部门多方共同探讨,努力解决好这一困扰市民出行的难题。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