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电 生活报近日报道了《捐献完血小板还要捐干细胞》一文,此后记者了解到,白血病患者的家长想捐献干细胞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主要是由于目前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管理中心资金有限,不能够为捐献者实施相关的检测。据了解,今年共有7000名志愿者参与到捐献干细胞的队伍中来,而只有5000名志愿者的数据传输到了“中华骨髓库”中。
26日下午,记者在哈市南岗区十字街33号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管理中心咨询处看到,尽管今年的捐献任务已经结束,但是咨询有关捐献干细胞事宜的电话仍然不时响起。鹤岗市红旗乡农民朱艳霞打来电话咨询说,她是当地的农民,在电视里经常看到有人患了白血病,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干细胞配型,因此失去了救治的机会。她想捐献自己的干细胞,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很抱歉,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国家的任务,没有资金来进行多余的捐献工作,只能等到明年。”这是工作人员给朱艳霞的答复。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每天都能接到类似这样的捐献电话,到目前为止有2000个左右,很多人都想成为捐献干细胞的自愿者。但是工作人员只能无奈地告诉他们,由于缺乏多余的资金,捐献者只能够等到明年才能够进行捐献。
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管理中心主任栾淑琴介绍,2004年初,我省成立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黑龙江管理中心,同时在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鸡西、伊春、大庆、齐齐哈尔等7个地市设立了采血站点。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采集志愿捐献者血样35000份,其中有30000位志愿者捐献的数据传输到了中华骨髓库中。目前,我省的干细胞捐献热情十分高涨,但是由于经费问题,有一些捐献者血样采了,但是还没有做HLA检测,不能录入到中华骨髓库中,而还有一些人直接被拒之门外。
栾淑琴介绍说,目前国家为每个捐献者拨发的检测费用是500元,他们只能按照国家的任务进行。目前在哈尔滨血站存放的干细胞捐献血液样品达到了6万件,由于经费短缺,已经到了快放不下的地步。
据了解,目前上海、北京、江西、广东、杭州等城市在干细胞捐献方面都有相应的政府财力支持。在干细胞捐献数量上,我省处在中游水平,上海每年的捐献者入库量达到了10万,北京达到了8万。相对而言,我省却没有财力方面的支持,面对捐献者十分踊跃的爱心活动,干细胞捐献者管理中心也是无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