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省垦区在俄试种水稻成功 平均亩产达475公斤
2007-12-04 09:13:4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志刚 东生 沈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4日电 日前,记者从洪河农场驻俄罗斯远东地区办事处获悉,今年他们在俄罗斯比罗比詹下列斯科耶区新村试种的360亩水稻,在战胜了低温寡照多雨灾害和劳动力短缺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475公斤,开辟了俄远东高寒区水稻种植先河。俄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州电视台和下列区电视台等当地媒体争相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此新闻。

  近年来,随着寒地水稻旱育稀植等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他们又打起了异国高效水稻开发主意。

  据了解,洪河农场是我国利用外资兴建的第一个现代化农场。进入新世纪,依托毗邻俄罗斯和同江一级口岸的区位优势,借助俄的开放政策,于2002年率先在俄远东地区租种土地开展境外农业开发,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新开耕地14.6万亩,形成了蔬菜大棚种植、生猪饲养、液面肥加工、粮食处理等十多项新产业,经济总量达682.7万美元,年综合效益均在2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他们了解到,俄远东地区农业结构十分单一,除土豆、西红柿等蔬菜外,大多是旱作的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作物,没有水田种植经历。今年初,他们经过详细调查得知,下列区与洪河农场同属第四积温带,可以种水稻。决定由有水田开发管理经验的场驻俄办事处副主任张福军牵头进行小面积水稻试种。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他们选择了“三江一号”作为主栽品种,克服了第一年试种农具不配套和当地出现的几十年不遇低温、寡照、多雨等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水稻成熟后,大部分地块穗大粒满,单穗最多结实达90多粒。经测算,仅目前试种的单产水平平均亩效益超过1000元,高出当地普通麦豆类作物同单位的4倍多。

  据悉,目前,洪河农场驻俄办正在抓紧对下列区新村土地进行“旱改水”整体规划,研究实施稻米就地加工转化、多重增值、实行产业化经营等。他们准备明年扩种5200亩,上日加工能力48吨的小型大米加工设备。

  相关新闻

  俄今年稻谷产量为67.5万吨

  俄罗斯唯一的水稻产区——克拉斯诺达尔(KRASNODAR)地方官员表示,今年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稻谷产量为67.5万吨,平均单产为5.8吨/公顷。2006年俄罗斯稻谷产量约为63万吨,平均单产为5.59吨/公顷。2005年稻谷产量为50万吨,平均单产为5.11吨。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