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4日电 “挤公交太累,打车又贵,不如拼车最实惠。”时下,城市里的爱“拼”一族越来越多,相同的爱好和需求,让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年轻人走到一起,在“拼客”这种新型生活方式中体验着久违的温情。
哈尔滨市民杨先生与妻子结婚一年多,小两口住在道里区爱建路附近的小区。不久前,小区商业广场里的电影院推出了票价优惠活动,一次购买10张票价可打六折。杨先生知道后,在小区的网上论坛里发布了一条“拼票”信息,没想到,不少同楼住的年轻人都积极响应。那次活动中,这些年龄相仿的邻居们不仅玩得开心,相互间更是从陌生变得熟悉起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杨先生家住的这个小区里,年轻业主间“拼车”“拼卡”“拼饭”等活动已越来越多,平日里素不相识的邻居,从网上论坛走入到网下世界相识,不少年轻人还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
对此,杨先生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小时候住在大院时,街坊邻居串门拉家常是很平常的事,那时大伙儿其乐融融好似亲人。但搬进高楼后,邻里之间的人际关系日渐淡漠,有的人住了很多年后还不知道对门是谁,经常发生相逢对面不相识的尴尬。而目前流行的“拼客”,不但能让人们分享实惠,更给邻居们创造共同的话题,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赵老师认为,目前,当代都市人两人世界、三人世界的单一家庭结构,已不能支撑当代人对亲情的需求,人们自然开始寻求沟通得到各自需要的情感补充,“拼客”的流行恰恰从侧面反映出市民向往群体生活的情感回归。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