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品牌常温奶涨10% 黑龙江省地产奶价闻风未动
2007-12-05 13:05: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沈丽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5日电 近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纷纷上调乳品价格,以蒙牛、伊利为首的大品牌乳品率先涨价,这股涨价风如今波及到哈市。2日,记者从哈市部分超市了解到,超市刚刚接到蒙牛、伊利的调价通知,本次涨价涉及的主要是常温奶,酸奶、特伦苏、伊利金典等高端奶价格没有变动,而完达山、龙丹、万家宝等地产乳品暂未调整价格。

  哈市道里区一家超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是1日刚刚接到蒙牛、伊利厂家调价通知的,2日进行调价,涨幅在10%以内,1.1元/袋的纯牛奶将调至1.2元。

  记者从完达山乳业集团了解到,由于目前原料及运输环节的成本上升因素,乳制品价格成本上升约为0.2元/袋的水平。但通过依靠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等多种手段,自行承担了每袋产品约0.1元的涨价成本,1日起完达山的供货价格已经上涨了0.1元,但各大超市的终端零售价暂未上涨,预计近期将逐步调整。

  某地产品牌乳品销售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大品牌乳品涨价,他们暂时不会迅速跟进,外埠品牌乳品涨价,地产奶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在这段时间内将会扩大销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待市场稳定之后,再逐步提高价格,而不是全线上涨。

  据了解,11月初,进口奶粉进行了今年以来的第二次调价,涨幅在20%左右,两次调价累计涨幅在30%以上。进口奶粉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到常温液态奶的成本,再加上奶源紧张,原奶收购成本上涨,液态奶的涨价压力一直很大。本地两家乳品企业销售部有关负责人称,从“十一”过后,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奶源价格也随之上涨,而石油价格上涨也直接影响到包装材料和运输成本的上涨,整个乳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涨价压力,乳制品行业整体成本已上涨了30%左右,但牛奶的终端零售价上调幅度会控制在10%以内,只是象征性地逐步调整价格。

  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表示,成本上涨,企业调整牛奶终端价格是很正常的,10%的涨幅属于合理范围。目前原奶的收购价从8月份的1.7元/公斤上调至2.1元/公斤,但尽管价格上调,原奶的价格仍然比矿泉水还便宜。

  吴和平告诉记者,11月初,他对哈市道里区新发镇、呼兰区原野村、双城市的一些奶牛场进行了考察,如果不提高原奶收购价格,奶农根本无法生存,由于奶农长期亏损,很多奶农甚至忍痛把奶牛当作肉牛卖给屠宰场。因此奶价上涨不仅是维护奶农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持乳品企业生存的需要。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