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6日电 14年前从河南来到山河农场二区的宋小毛,一贫如洗。如今,他每月从“牛银行”支取奶款近万元,成了令人羡慕的“牛老板”。现在,这个农场已有3258头奶牛,每头平均每年帮主人挣回8000多元,全年赚回2600多万元。由此,奶牛功臣们也过上了幸福生活。
镜头一奶牛住进标准公寓
走进山河农场二区,一排排新建的砖房上,锃亮的铁皮盖闪着亮光,它就是奶牛的标准“公寓”。每间奶牛公寓300平方米,只要主人每年交2000元“廉租金”,自家的奶牛就可以入住了。新建的这个奶牛公寓小区占地3万平方米,里面的配套设施齐全,有繁殖母牛区、育成牛区、技术服务区、青贮及饲草储备区。冬季里,牛舍不但比普通牛舍温度高10℃,还实现了粪尿分离。说起牛住上高标准“公寓”,养殖户杨军说:“把奶牛伺候好了,咱人住大砖房、楼房那还不是早晚的事!”
镜头二嫁女奶牛做“嫁妆”
六区23岁的姑娘张庆华结婚那天,一头戴着红花、身披彩带的黑白花奶牛在喜庆队伍中格外抢眼。这头牛刚3岁,正值产奶高峰期,日产奶超过30公斤。姑娘的父亲张立山说,这头奶牛保守估计价值1.3万元。老张家养着4头奶牛,除去饲料等费用,去年一年净赚两万多元,面对老丈人家陪送的这头大奶牛,新郎王海林乐得合不拢嘴。
镜头三奶牛也分“口粮田”
有30万亩耕地的山河农场人均耕地不足20亩,农场土地这几年“热”得烫手。但无论耕地咋紧俏,农场每年都划出近万亩耕地让养牛户种上青贮玉米,给奶牛做“口粮”。标准定得也不低:每头成母牛给3亩饲料地,育成母牛两亩饲料地。养牛户们看得更远:“奶牛吃好了,人以后吃得还会差吗?”
镜头四“牛保姆”成了香饽饽
原来家境困难的赵武已连续两年受雇于区里的一个养牛大户,专门负责伺候奶牛,得了个“牛保姆”的称号,每年收入1万多元。在农场二区,20多个养牛大户们忙不过来,都给奶牛雇了“保姆”。“保姆”们的收入也不错,一年挣8000多块钱。照料奶牛颇有经验的周加宾被几家养殖户“抢”起来,最后,他给夏春光家饲养的27头奶牛当起了“牛保姆”。